川贝真伪鉴别
川贝母又名贝父、勤母,为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乌花贝母或棱砂贝母的鳞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代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曰:“形如聚贝子。”故名贝母。《本草纲目拾遗》将川贝母与浙贝母分开,谓:“川贝味甘而补肺,不若用象贝(浙贝)治风火痰嗽为佳。”历代本草所载贝母并非一种,主要有松贝、炉贝和青贝三种。松贝主要来源暗紫贝母为川贝母中之珍品,主要集散于四川松潘地区,故称松贝;炉贝主产于四川康定地区(古称打箭炉),故称炉贝;青贝为常用较多的品种,主产青海、四川和云南交界处,品质亦优。川贝母性凉,味苦甘,具有润肺散结、止嗽化痰的功效,为常用中药。巿场上有兰科植物山慈菇的假球茎冒充川贝母,使用时注意鉴别。
真品川贝母 外观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外层鳞叶二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俗称“怀中抱月”,顶端闭口,底部平整,为白色或类白色;质地坚硬而脆,断面为白色而富于粉性,闻之气微,口尝味微苦。
伪品山慈菇的假球茎 外观呈不规则扁球形或圆锥形,顶端渐突起,基部有须根痕,表面黄棕色,有纵皱纹或纵沟,中部有2~3条微突起的环节,节上有鳞片叶干枯腐烂后留下的丝状纤维,底部呈脐状凹入;质坚硬,难折断,横断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最外层为一层扁平的表皮细胞,再向内为大的类圆形薄壁细胞,近表皮处的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针晶束,维管束散在,略呈角质;闻之亦气微,但口尝味苦而微麻,带黏性。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川贝母所含的川贝母碱经静脉注射有持久降低血压的作用;能增强子宫收缩,并无扩大瞳孔的作用,而伪品山慈菇既不与川贝母为同科植物,而且还具有小毒,不具有川贝母的各种功效,误用伪品不仅会贻误治疗,反而会适得其反,甚至引起不良后果,使用时要仔细辨之。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