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的鉴别方法
鹿角为少用中药,但大量用于熬制鹿角胶原料。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行血、消肿、温肾的功能。用于腰脊冷痛、乳腺炎初起、瘀血肿痛、骨关节结核等病症。
来源 为鹿科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 L.和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 已骨化的老角。
1.马鹿:见“珍贵药材?鹿茸”项下。
2.梅花鹿:见“珍贵药材?鹿茸”项下。
产地与分布 1.马鹿主产西北、西南及东北等地。
2.梅花鹿主产东北吉林、黑龙江、辽宁等地;近年各省区多有饲养。
鉴别要点 马鹿角与花鹿角的主要区别;马鹿多为6岔角。角干圆柱形而略弯曲,第一侧枝与第二侧枝由“珍珠盘”上接连分生(俗称坐地分枝)。表面无显著骨钉,角重约700~4000g;而花鹿角则为4岔角,不形成“坐地分枝。”角干略侧扁末端分成两小枝。表面呈黄棕色或灰棕色,枝端以下具明显“骨钉。”角重约500~1500g。
名典鉴别 ①南北朝?《雷公炮炙论》:“其角要黄色,紧重尖好者。②宋?苏颂曰:“七月采角,以鹿年久者,其角更好。”③明?李时珍曰:“鹿,处处山中有之。马身羊尾,头倒而长,高脚而行速。牡者有角,夏至则解。大如小马,黄质白斑,俗称马鹿。……北狄有驼鹿,极大而色苍黄,无斑。角大而有文,坚莹如玉。”又曰:“鹿角生用则散热行血,消肿辟邪;熟用则益肾补虚、强精活血。”
快速鉴别 1.马鹿角:本种西北产者常为三岔或四岔;西南产者为五岔六岔。长约45~65cm,正挺直径可达6~8cm。表面呈灰褐色或灰黄色,有光泽(山野拾得的多年脱角多粗糙有裂纹)。脱落的基部有“珍珠盘。”骨质坚硬,断面外圈白色较厚,蜂窝孔粗大,多为灰黑色或微带红色。气微,味微咸。
2.梅花鹿角:本品呈分枝状,三岔或四岔(台湾产者只三岔)。全长约30~50cm,左右两枝对称。主挺稍向后弯曲,直径约3cm;侧枝向两旁伸张,枝端渐细,基部有“珍珠盘。”表面呈红棕色,侧枝末端白色,有光泽,具疣状突起及棱纹。质坚硬,断面周边白色,’中央灰色,具细蜂窝状小孔。气微,味微咸。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