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骨草的鉴别方法
鸡骨草始见于《岭南采药录》。具有清热解毒、舒肝散瘀的功能。用于黄疸肝炎、胃痛、乳痈、瘰疬、跌仆外伤、瘀血内伤等病症。
鸡骨草始见于《岭南采药录》。具有清热解毒、舒肝散瘀的功能。用于黄疸肝炎、胃痛、乳痈、瘰疬、跌仆外伤、瘀血内伤等病症。
来源 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Abrus cantoniensis Hance的干燥全草。鸡骨草为木质藤本,长达1米,常披散地上和缠绕其他植物上。主根粗壮,长可达60cm。茎细,深红紫色,幼嫩部密被黄褐色毛。双数羽状复叶,小叶6~12对,倒卵状钜圆形或矩圆形,长5~12mm,宽3~5mm,膜质,几无柄;先端截形而小锐尖,基部浅心形,上面疏生粗毛,下面披紧贴粗毛。荚果矩圆形,扁平,疏生淡黄色毛,先端有尾状凸尖,种子4~5粒,钜圆形、扁平、光滑,成熟时淡黄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种阜。分布于两广的山地或旷野灌木林边。现有栽培。
产地与分布 主产广西的南宁地区及广东的宝安、东莞、顺德等县。销全国。
鉴别要点 类似品毛鸡骨草与正品的区别点有三:一是主根有或无,茎比正品粗;二是全草密被黄色长柔毛;三是叶形较大,两面密被长茸毛。
快速鉴别 根多呈圆柱形或圆锥形,上粗下细,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3~15mm;表面灰棕色,粗糙,具瘤状突起,质硬,根状茎结节状,长1~2cm。茎丛生,长40~lOOcm,直径1~2mm;灰棕色至紫褐色,小枝纤细,疏被毛茸。偶数羽状复叶,小叶6~12对,倒卵形或矩圆形,长6~12mm,宽4~6mm,膜质,近无柄,先端截形,具小锐尖,基部浅心形,表面疏被粗毛,背面密贴粗毛,叶脉向两侧突起,青绿色或黄色,叶片易脱落。气微,味微苦。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警惕中药材及饮片常见造假手段 下一篇:识别真假八角茴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