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皮的鉴别方法
秦皮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燥湿、收敛、明目的功能。用于热痢泄泻、目赤肿痛、目生翳膜等病症。
来源 为木犀科植物大叶梣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及小叶白蜡树Fraxinus hungeana DC.的树皮。
产地与分布 主产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陕西等省。
鉴别要点 秦皮的特征有四:一是外表黑褐色或棕色,具点状皮孔;二是内表面平滑黄白色,具细纹;三是质硬而脆,拆断面可分层剥离;四是气微味苦,水浸显碧青色有荧光。
而误用品核桃楸皮则皮较薄而韧,气弱微苦,水浸无碧青色荧光,可兹区别。
名典鉴别 ①梁·《名医别录》:“秦皮生庐江川谷及冤句水边。二月、八月采皮,阴干。”②陶弘景曰:“俗云是樊械皮,而水渍以和墨书,色不脱,微青。”③唐·苏恭曰:“此树似檀,叶细,皮有白点而不粗错,取皮渍水便碧色,书纸看之皆青色者,是真。”④宋·苏颂曰:“今陕西州郡及河阳亦有之。其木大都似檀,枝干皆青绿色。叶如匙头许大而不光。并无花实,根似楝根。俗呼为白桪(音寻)木。”⑤明·《本草蒙筌》:“秦皮,产陕西郡州,及庐江川谷。木类檀木,根同槐根。叶如匙头少光,皮多白点不糙。俗因呼为白桪木,又呼石檀树、苦树,咸取象焉。秋末采皮,阴干待用。渍水水色侵碧,书纸纸面略青。此验才真,凡求勿误。”⑥清·《本草从新》:“秦皮,出西土。皮有白点,渍水碧色,书纸不脱者真。今药客以此皮缚北细辛。”
快速鉴别 枝皮呈半卷筒状或卷筒状,单卷或双卷,长短不一,厚2~3mm。外表稍光滑,黑褐色或灰棕色,有时可见灰白色地衣斑相间,散有圆点状棕色皮孔及细斜向皱纹;有的有大椭圆形叶柄痕及粗糙的枝痕。老干皮孔可见不规则的龟裂,内表面平滑,黄白色或棕色,有不明显的细纵纹。质硬而脆,断面纤维性,易成层状剥离。气微弱,味苦。水浸液显浅黄绿色,有碧色荧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