栝楼子的鉴别方法
栝楼子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滑肠通便、润肺化痰的功能。用于肠燥便秘、燥咳痰粘等病症。
来源 1.栝楼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的干燥种子。
2.双边栝楼子:为葫芦科植物双边栝楼子T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种子。
产地与分布 1.栝楼子:主产安徽、河南。此外,浙江、江苏、河北、山西、陕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均有分布。
2.双边栝楼子:主产四川、贵州、江西等省。
鉴别要点 栝楼子与双边栝楼子鉴别要点:栝楼子呈扁平椭圆形、浅棕色至棕褐色,边缘具一圈沟纹,种仁绿色,内含肥厚黄白色子叶2片,富油性。味甘微苦涩。而双边栝楼子则较大而扁,沟纹明显而环边较宽,形成“双边”状,故名。
名典鉴别 ①梁·《名医别录》:“栝楼生弘农川谷及山阴处。根入土深者良。二月、八月采根暴干,三十日成。”②陶弘景曰: “出近道。藤生。状如土瓜而叶有叉。入土六七尺、大二三围者,服食亦用之。实入摩膏用”。③唐·苏恭曰:“出陕州者,白实最佳。”④宋·苏颂曰:“所在有之。三四月生苗,引藤蔓。叶如甜瓜叶而窄,作叉,有细毛。七月开花,似葫芦花,浅黄色。结实在花下,大如拳,生青,至九月熟,赤黄色。其形有正圆者,有锐而长者,功用皆同。”⑤明·《本草蒙筌》:“栝蒌实。春生山阴僻处,苗系蔓藤引长。叶作叉有毛,花浅黄六瓣。实结拳大,青渐赤黄。皮黄蒂小正圆者名栝,皮赤蒂粗锐长者名蒌。名传虽异,证治相同,霜降采收。”⑥李时珍曰:“其根真下生,年久者长数尺。秋后掘者结实有粉。夏月掘者有筋无粉,不堪用。其实圆长,青时如瓜,黄时如熟柿……内有扁子,大如丝瓜子,壳色褐、仁色绿,多脂,作青气。”⑦清·《本草从新》: “栝楼仁……实圆长如熟柿,子扁多脂。”
快速鉴别 1.栝楼子:种子椭圆形或卵圆形,扁平,长1.2~1.5cm,宽6~lOmm,厚约4mm。外皮浅棕色至暗棕色,尖端有一白色凹点状种脐,四周有宽约1mm沟纹。种皮坚硬,剥去后,内有一绿色膜质的内种皮,内含2片肥厚白色的子叶,富油性。气微,微甘、微苦涩。
2.双边栝楼:种子较大而扁,长1.5~1.9cm,宽0.8~10mm,厚2~3mm,顶端平截。表面棕褐色至紫色棕色,沟纹明显而具环边较宽,形成双边状,故称双边栝楼子。
品质以身干,种粒饱满均匀,无瘪粒、油坏、白子者佳。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