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花的鉴别方法
凌霄花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紫葳。具有凉血去瘀、祛风行血的功能。用经闭癥瘕、产后乳肿、风疹发红、皮肤瘙痒等病症。
来源 为紫葳科植物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Thunb.)Lisel.或美洲凌霄Campsis radicana(L.)Seem的花朵。凌霄属落叶木质藤本,高达10m,攀附他物上升,有少数气生根。茎黄褐色,具棱状网裂。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叶柄长短不等,基部有束毛,小叶7~9片,卵形或卵状阔披针形,长3~7cm,宽2~4cm,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楔形或稍圆,有时偏斜,边缘具粗锯齿。花成疏大顶生聚伞圆锥花序,花大,直径4~5cm;花萼钟形,革质,长约3cm,先端5深裂,裂片卵形或披针形,花冠深红色,漏斗状钟形,长约6cm,直径约7cm,具开展的5浅裂,裂边先端圆,边缘歪斜。蒴果细长,豆荚状,长达lOcm,有柄。种子多数,扁平,两端具翅。花期6~8月,果期lO~11月。生于山谷、溪边、疏林下或攀缘于树上或石壁上。
产地与分布 主产江苏、苏州、镇江等地。其他省亦多有分布。
鉴别要点 凌霄花与混伪品泡桐花形状极为相似,主要不同点是凌霄花一般带有萼筒,且气微香味微酸苦;而泡桐花则萼筒多脱落,气微味淡。可资区别。
名典鉴别 ①《神农本草经》:“紫葳生川谷。”②梁·《名医别录》:“紫葳生西海川谷及山阳。”③唐·苏恭曰:“此凌霄花也,连茎叶用。”④宋·苏颂曰:“今处处皆有,多生山中,人家园圃或栽之。初作蔓生,依大木,久延至巅。其花黄赤,夏中乃盛,今医家多采花干之,入女科药用。”⑤明·李时珍曰:“凌霄野生,蔓才数尺,得木而上,即高数丈,年久者藤大如杯。春初生枝,一枝数叶,尖长有齿,深青色。自夏至秋开花,一枝十余朵,大如牵牛花,而头开五瓣,赭黄色,有细点,秋深更赤。八月结荚如豆荚,长三寸许,其子轻薄如榆仁、马兜铃仁。秋后采之阴干。”⑥清·《本草从新》:“紫葳花一名凌霄花。花开五瓣,黄赤有点。”
快速鉴别 1.凌霄:花朵多皱缩卷曲,完整的长约4~5cm。萼筒钟状,长2cm,暗棕色,先端不等5裂,可裂至萼筒中部,萼筒基部至齿尖有5条明显纵棱线。花冠黄棕色,先端5裂,裂片半圆形,下面连合呈漏斗状,表面具棕红色细脉纹;雄蕊4,着上在花冠上2长2短、花药个字形,花柱1。气微香,味微苦而略酸。
2.美洲凌霄:萼筒略短,硬革质,萼齿先端5等裂,裂片仅及萼筒的1/3处。花冠口较小,先端5裂,在冠内外均具明显的棕色皱纹。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