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花的鉴别方法
西红花又名番红花、藏红花,为珍贵药材之一。始载《本草纲目》,列入草部。具有活血化瘀、养血生新之效。对妇女月经不调、经闭难产,以及跌打损伤、瘀血作痛等有较好疗效。
来源 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属多年生草本。地下鳞茎呈球状,外披褐色膜质鳞叶,自鳞茎生叶9~15片,无柄,叶片狭长线形,长15~20cm,宽2~3cm,叶缘反卷,具细毛,基部由4~5片广阔鳞片包围。11月上中旬,顶端开淡紫色花,蒴果长形,具三钝棱,种子多数,圆球形。
产地与分布 主产西班牙、德国、法国、意大利、印度、伊朗等地。我国上海已引种栽培成功。
鉴别要点 西红花真伪鉴别要点有四:一是取样品少许放入水中,真品水现黄色,历久不会混水,水面没有油脂;若现红色混水,且水面上显油脂,即系伪品;二是浸入水中,真品呈漏斗状,伪品不呈漏斗状;三是水浸后用针拨动,真品不碎断,伪品容易碎断;四是掺有淀粉的伪品,用碘液一滴,即呈蓝黑色,真品不变色。
名典鉴别 ①明·《品汇精要》载:“撒馥兰(即西红花),三月莳种于阴处。其根如蒜,硬而有须;抽一茎高六七寸,上着五六叶,亦如蒜叶,细长绿色,五月茎端开花五六朵,如红兰花,初黄渐红。六月结子,大如黍,花能疗疾,彼土人最珍重,合香多用之。”②《本草纲目》载:“番红花,释名洎夫兰、撒法郎。又曰:番红花出西番回回地面及天方国,即彼地红兰花也。元时以入食馔用。按张华博物志言,张骞得红兰花种子于西域,则此即一种,或方域地气稍有异耳。”③清·《本草纲目拾遗》载:“藏红花,出西藏,形如菊。干之可治诸痞。试验之法:将一朵入滚水内,色如血,又入色亦然,可冲四次真。纲目有番红花,又大蓟日野红花皆以此别。”④《增订伪药条辨》云:“西藏红花,花丝长,色黄兼微红,性潮润,气微香,入口沁人心肺,效力甚强,为红花中之极品。”
快速鉴别 1.湿红花:柱头红棕色,有油润光泽,细长线形,长约3cm,基部窄向顶端渐宽,侧有一裂隙,顶端边缘为不整齐的齿状。柱头常单独存在,但有时每三个为一短花柱相连。呈三叉状,有特异香气,味微苦。
2.干红花:为弯曲细丝状,暗红棕色,带有黄棕色部分,无光泽及油润。质轻松,余同湿红花。品质以干红花为好;湿红花经滋润有光泽,色红。黄丝少,无杂质为佳。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西红花 番红花 湿红花 干红花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