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果的鉴别方法
青果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宋·《开宝本草》。原名橄榄。具有清热、利咽、生津、解毒的功能。用于咽喉肿痛、烦渴等病症,并解一切鱼鳖毒。
来源 为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 album Raeusch.的成熟果实。橄榄属常绿乔木,高达10m以上。树冠呈圆塔形,树干直立,粗大,直径40~60cm,树皮褐色,常因地衣附生而呈灰白色,有粘性的芳香树脂流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5~30cm,小叶9~15片,对生,椭圆状披针形,革质,长6~15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全缘,上面青绿色,光滑,下面黄绿色,网脉有窝点,略粗糙。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白色、芳香。核果卵状纺锤形,两端锐尖,具棱及槽、内有1~3颗种子。花期5~7月,果期8~10月。
产地与分布 主产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省。
鉴别要点 橄榄(青果)呈纺锤形,两头钝尖,长可达4cm;表面棕褐色有深皱:果肉厚、味涩久嚼回甜;果核梭形,有三室,各有种仁一枚。
而藏青果则为长卵形,微扁或稍弯曲,长约2cm左右;黑褐色、有明显纵皱;质坚硬,断面黑褐色有胶质样光泽;无分室及种仁;味苦涩微甜。两者比较,则易区别。
名典鉴别 ①宋·马志曰:“橄榄生岭南。树似槵子树而高,端直可爱,结子形如生诃子,无棱瓣,八月、九月采之。又有一种波斯榄榄,生邕州,色类相似,但核作两瓣,密渍食之。”②孟诜曰:“其树大数围,实长寸许,先生者向下,后生者渐高,熟时生食味酢,蜜渍极甜。”③李珣曰:“按南州异物志云:闽、广诸郡及缘海浦屿间皆有之。树高丈余,叶似榉柳,二月开花.八月成实,状如长枣,两头尖,青色。核亦两尖而有棱,核内有三窍,窍中有仁,可食。”④宋·苏颂曰:“……橄榄树枝皆高耸,其子深秋方熟,南人重之,生咀嚼之,味虽苦涩,而芬香胜于含鸡舌香也。……其枝节间有脂膏如桃胶,南人采取和皮、叶煎汁,熬如黑饧,用泥船隙,牢如胶漆,着水益干也。”⑤明·《本草蒙筌》:“橄榄,树生闽广,似木槵子树。端直而高,实成晚秋。如生诃子状,瓣棱绝少。采之咀嚼,满口生香。”⑥李时珍曰:“……又有绿榄,色绿。乌榄,色青黑,肉烂而甘。又有一种方榄,出广西两江峒中,似橄榄而有三角或四角,即波斯橄榄之类也”。
快速鉴别 果实呈纺锤形,两端钝尖,长2.5~4cm,直径1~1.5cm。表面棕黄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纹。果肉厚、灰棕色或棕褐色。果核梭形,暗红棕色,有3条纵棱,其间各有2条弧形弯曲的沟,质坚硬,破开后,内分3室,各有种子一粒,细长梭形。种皮棕红色,子叶白色,2片。气无。果肉味初涩,久嚼回甜。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