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的鉴别方法
三棱,《本草拾遗》收载之,《本草纲目》列于草部芳草类。药用其块茎,为活血祛瘀药,有破血行气、消瘕止痛之功,多用于月经不通,积聚结块,产后恶血,心腹胀痛诸证。三棱散、三棱煎、三棱丸等都是以三棱为主的常用成方。商品三棱有黑三棱与荆三棱的区别,而且药材名称与植物名称适值相反倒置。一般商品药材所称的“荆三棱”,多系黑三棱科的黑三棱而言,是药用正品;而药材“黑三棱”,却是莎草科植物荆三棱的块茎,为地
来源 :1.黑三棱: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Buch.一Ham.及小黑三棱S.simplex Huds.细叶三棱S.stenophyllum Maxim.的块茎。商品习称“黑三棱。”
2.荆三棱:为莎草科植物荆三棱Scirpus flaviatilis(Torr.)A.Gray的块茎。
产地与分布:
1.黑三棱:主产辽宁、安徽、江苏及湖南。
2.小黑三棱、细叶黑三棱主产东北及河北等省。
3.荆三棱:主产东北三省及河北、河南、山东、甘肃等省。
鉴别要点 三棱药用名为“荆三棱。”黑三棱的植物来源为莎草科荆三棱。两者商品名称与植物名恰恰相反,容易混淆,应注意区分。
三棱块茎侧扁圆锥形或卵形,有的颇似“鲫鱼”状。黄白色,有刀削痕及众多点状根痕。质坚体重,切面黄白色,散有不明显维管束小点。味微甜而稍有麻舌感。
而荆三棱(泡三棱)块茎类球形或圆锥形,状若“乌梅”而稍大,黄白色,有刀削痕及残存外皮。质轻泡,味淡。过去习销东北、内蒙、河北、天津等地。
陕速鉴别 块茎多加工削去外皮,干燥品呈圆锥形,长3~5.5cm,直径2~3.5cm,厚1~2.5cm。外表灰黄色,稍弯曲,上圆下尖,有刀削的痕迹,或有密集的点状须根痕,横向排列成环,侧面有时呈脊状外突出,凹凸不平,全形多呈棱状。质坚硬而重,入水则下沉,极难折断。断面平坦结实,黄白色或灰白色,内侧颜色较深。外皮与中央分为两层,中央有不明显的维管束小点。无臭,味甘淡,微有麻辣感。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