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汤
组成与用法
【方源】《伤寒论》“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组成】猪苓 去皮 茯苓、泽泻、阿胶、滑石 碎,各一两[各9g]
【用法】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方歌】猪苓汤用猪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并,小便不利兼烦渴,利水养阴热亦平。
主治与功用
【主治】水热互结证。小便不利,下利,口渴欲饮,心烦不寐、咳嗽、呕恶,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
【功用】利水清热养阴。
方解
君药:猪苓专入肾与膀胱。苦能下降,而甘淡又能渗利走散。
臣药:泽泻、茯苓以甘淡之性,助猪苓利水渗湿之力。
佐药:滑石甘寒,利水而清热;阿胶甘咸,润燥而滋阴。
[本方特色]
①五药共合成利水清热养阴之方。
②使水去而热消,阴复而烦降,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敛邪。
运用
1.本方以利水为主,兼以清热养阴。以小便不利,口渴,身热,舌红,脉细数为证治要点。
2.亦可用于热淋、血淋属湿重热轻而兼阴虚者。若治热淋,宜加栀子、车前子以清热利水通淋;血淋者,宜加白茅根、大蓟、小蓟以凉血止血。
3.泌尿系感染、肾炎,小便不利兼阴虚有热者可用本方。
文献摘要
《古今名医方论》赵羽皇曰:“仲景制猪苓一汤,以行阳明、少阴二经水热,然其旨全在益阴,不专利水。盖伤寒在表,最忌亡阳,而里虚又患亡阴。亡阴者,亡肾中之阴与胃家之津液也。故阴虚之人,不但大便不可轻动,即小水亦忌下通,倘阴虚过于渗利,津液不致耗竭乎?方中阿胶养阴,生新去瘀,于肾中利水,即于肾中养阴。滑石甘滑而寒,于胃中去热,亦于胃中养阴。佐以二苓之淡渗者行之,既疏浊热,而又不留其瘀壅,亦润真阴,而不苦其枯燥,源清而流有不清者乎?顾太阳利水用五苓者,以太阳职司寒水,故急加桂以温之,是暖肾以行水也。阳明、少阴之用猪苓、以二经两关津液,特用阿胶、滑石以润之,是滋养无形以行有形也。利水虽同,寒温迥别,惟明者知之。”
临床报道:用猪苓汤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休克期13例,与西药治疗的同期患者12例对照,猪苓汤的疗效优于对照组。13例患者中,11例在休克期前阶段给药,有9例未进入休克期后阶段,2例进入休克期后阶段。另2例先经西药治疗,因治疗棘手,在进入休克期后阶段后改用猪苓汤治疗。结果无1例死亡。对照组12例中,有3例死亡。在治疗中,观察两组病人的反复休克次数、出入水量和血压变化以及扩容效果(通过血钠、血红蛋白的测定),证明猪苓汤优于对照组(中医杂志,1982;6∶34)。
注意事项
若内热盛,阴津大亏者忌用。《伤寒论》中指出:“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猪苓汤 利水清热 水热互结 小便不利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