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膏
琥珀膏--《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琥珀一两,木通、桂心、当归、白芷、防风、松脂、朱砂(研)、木鳖(去壳),各半两;麻油二斤,丁香、木香,各三分。
【炮制】上件药,先用琥珀、丁香、桂心、朱砂、木香五味捣,罗为末,其馀药并细,以油浸一宿,于铛中以慢火煎,候白芷焦黄滤出。次下松脂末,滤去渣,再澄清油,却安铛中慢火熬,下黄丹一斤,以柳木篦不住手搅,令黑色,滴入水中成珠子不散,看硬软得所,入琥珀等末搅令匀,于瓷器内盛之。
【功能主治】治颈项瘰倁,及发腋下,初如梅子,肿结硬强,渐若连珠,不消不溃,或穿穴脓溃,肌汁不绝,经久难瘥,渐成俈疾,并治之。
【用法用量】每使时看大小,用火匀摊,贴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琥珀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处方】琥珀30克,木通、 桂心,当归、白芷、防风、松脂、朱砂(研)、木鳖(去壳)各15克,麻油1千克,丁香、木香各22克。
【制法】上药先将琥珀、丁香、桂心、朱砂、木香五味捣罗为末,其余药一并细锉,以油浸一宿,慢火熬,候白芷焦黄,滤出,次下松脂末,滤去滓,再澄清油,却安锅中慢火熬,下黄丹500克,以柳木篦不住手搅,令黑色,滴入水中成珠子不散,看硬软得所,入琥珀等末,搅令匀,于瓷器内盛之。
【功能主治】治颈项瘰疬,及发腋下,初如梅子,肿结硬强,渐若连珠,不消不溃,或穿穴脓溃,肌汁不绝,经久难愈,渐成瘘疾者。
【用法用量】每使时看大小,用火熁纸上匀摊,贴患处。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琥珀膏--《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大黄、朴消各30克。
【制法】上药研为末,大蒜捣膏和匀。
【功能主治】消积除痞。治积聚痞块。
【用法用量】贴患处。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琥珀膏--《外科正宗》卷三
【处方】大黄60克,郁金、 南星、白芷各3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用大蒜头去壳捣烂,入上药再捣,调入酒5~10毫升,调匀。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治气血凝滞,结成流毒,皮色不变,漫肿无头,但未成脓者。
【用法用量】遍敷肿处,纸盖。随有热痛,又有不痛,俱待药干便效。次日又有起泡,又有不起泡者。如有泡起,挑去泡中黄水,膏贴之,自效。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琥珀膏--《医宗金鉴》卷六十三
【处方】定粉30克,血余24克,轻粉12克,银朱21克,花椒14粒,黄蜡120克,琥珀(末)1.5克,麻油360克。
【制法】先将血余、花椒、麻油熬焦,捞去滓,下黄蜡,熔化尽,用夏布滤净,倾入瓷碗内,预将定粉、银朱、轻粉、琥珀四味,各研极细,共合一处,徐徐下入油内,用柳枝不时搅之,以冷为度。
【功能主治】活血解毒,化腐生肌。治发际疮,生发际边,形如黍豆,痒疼坚硬,顶白肉赤,及诸般疮疡。
【用法用量】用绵燕脂或红绵纸摊贴患处。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三
琥珀膏--《李氏医鉴》卷五
【处方】大黄2两,朴消1两,麝香1钱。
【制法】上为末,以大蒜同捣为膏。
【功能主治】积聚症瘕。
【用法用量】摊贴,外以油纸覆缚。
【摘录】《李氏医鉴》卷五
琥珀膏--《惠直堂方》卷三
【处方】黑沙糖(慢火熬成小球,烧存性)。
【功能主治】嵌甲。
【用法用量】每1钱加轻粉2分,麝香少许,麻油调敷。甲入肉者,1-2日即去。
【摘录】《惠直堂方》卷三
琥珀膏--《回春》卷八
【处方】沉香1钱,嫩松香8两,乳香1钱,没药1钱,银朱1钱,血竭1钱(为末),香油4两。
【制法】上将沉香入香油内炸浮,待油熟去之,次下松香,文武火不住手搅,如琥珀色住火,下乳香、没药、银朱、血竭,搅入膏内,令匀,退火毒,用油纸摊贴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