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黄散
二黄散--《外科大成》卷四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治小儿遗毒,初生如点,次成烂斑。甚则口耳角、眼框、面、鼻及谷道等处均可出现。
【用法用量】每服0.6~0.9克,蜜汤调服。
【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二黄散--《绛囊撮要》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主治坐板疮。
【用法用量】入猪油共钨匀,搽患处。
【摘录】《绛囊撮要》
二黄散--《普济方》卷三一一
【处方】大黄1两(熬),生地黄3两(熬)。
【功能主治】打损及伤堕,腹内有瘀血,久不消。
【用法用量】上以水、酒2升,煮汁服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一
二黄散--《内外验方秘传》
【处方】黄柏1斤,生军8两,玄明粉6两,生石青4两。
【制法】晒干为末。
【功能主治】红肿外症。
【用法用量】白蜜、清水和敷。
【摘录】《内外验方秘传》
二黄散--《疡医大全》卷三十五
【处方】川黄连3两,黄柏3两,赤小豆1两,绿豆粉1两,寒水石7钱,紫苏7钱,漏芦7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热疮。
【用法用量】麻油调搽,每日3次。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五
二黄散--《洞天奥旨》卷十二
【处方】大黄(炒)、黄柏(火煅)。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
【功能主治】汤烫疮。
【用法用量】以鸡子清调之,搽上最妙。
【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二
二黄散--《外科启玄》卷十二
【处方】大黄、朴消、硫黄、轻粉、乌头尖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酒渣鼻。
【用法用量】用萝卜汁调搽上,3次即愈。内服雄猪胆汁1个,每日早以好酒调汁,热服之,不过半月痊愈。
【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二
二黄散--《鲁府禁方》卷二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偏正头疼,颈风眼痛,破伤风。
【用法用量】令患人噙温水,吹药于鼻内。
【摘录】《鲁府禁方》卷二
二黄散--《古今医鉴》卷十一
【处方】大黄(烧存性)3钱,生地黄3钱。
【制法】上为末,作1服。
【功能主治】妇人室女经脉不通。
【用法用量】空心好酒调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一
二黄散--《圣济总录》卷一三二
【处方】大黄(锉)1两,黄连(去须)1两,山栀子仁1两,连翘1两,白及1两,青黛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一切恶疮。
【用法用量】有脓干贴,无脓水调敷。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二
二黄散--《医便》卷三
【别名】阴阳黄
【处方】锦纹川大黄2两(一半炭火煨,不可过性了,一半生),大甘草节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发背,痈疽,疔疮,恶疖,一切无名肿毒,恶疮异症,焮热疼痛,初起赤溃者。
【用法用量】每服1匙,空心温酒调下,1-2服,以利为度,如无甘草节终效不速。
【各家论述】《串雅内编选注》:用大黄治疗痈疽历代相习沿用,如晋·葛洪《肘后方》用大黄面和苦酒贴肿处,治疗痈肿焮热;《妇人经验方》用大黄、粉草(即甘草佳品)为面,好酒熬成膏,用绢摊贴疮上,治疗乳痈肿毒;《外科精要》方用大黄、粉草熬成膏,内服治疗一切痈疽,能消肿逐毒,使毒不内攻。大黄苦寒,以活血祛瘀解毒见长,再佐以甘草之甘平,不但能缓和大黄苦寒伤胃之弊,且可补脾益气,从而增强清热解毒的功效。药只2味,配伍得当,故可用于痈疽、发背等症。
【摘录】《医便》卷三
二黄散--《普济方》卷五十七
【处方】硫黄、黄丹(炒)、白芷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鼻病,流臭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二黄散 小儿遗毒 坐板疮 瘀血 汤烫疮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images/zyzj.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