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仙散
地仙散--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地骨皮(去木.二两) 防风(去芦.一两) 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治伤寒后伏暑,烦热不安,及烦热虚劳。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远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地仙散--《卫生宝鉴》卷五
【处方】地骨皮1两,防风1两,人参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生津液。主治心脏积热口干,或烦渴,颊赤,舌涩,及汗后余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青蒿5-7叶,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无青蒿,用竹叶5-7片。
【摘录】《卫生宝鉴》卷五
地仙散--《得效》卷九
【处方】地骨皮2两,防风(去芦)1两,甘草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生津液而清肺火。主治骨蒸肌热,一切虚劳烦躁。
【用法用量】每用3钱,水1盏,加生姜5片,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得效》卷九
地仙散--《本事》卷四
【处方】地骨皮(洗,去心)1两,防风(去钗股)1两,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解一切虚烦躁,生津液。主治骨蒸肌热。伤寒、伏暑后烦热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竹叶7片,煎至7分服。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地骨皮气味苦甘寒,入手太阴、足厥阴,能治有汗之骨蒸;防风气味辛甘微温,入足太阳;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此治骨蒸内热,阴虚烦躁,津液欲伤者,再以生姜之辛温而散,竹叶之辛凉而清,使内外和平,则病魔焉有不去者乎。
【摘录】《本事》卷四
地仙散--《普济方》卷二三六引《经验方》
【处方】北地骨皮1两,防风1两,人参2钱半,鸡苏2钱半,甘草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骨蒸肌热,一切虚烦。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淡竹叶3-5叶,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六引《经验方》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暑养生
- 中医养生传万户 海陆直播共享情
- “三甲”医院去哪啦,就在你家门口
- 不忘服务初心,“垦荒”继续前进
- 茶凉长夏,十载不渝
- 一味佐药费思量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