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方剂 --> 中药方剂D --> 地黄煎

地黄煎

地黄煎用于惊恐忧思,意所不快,气郁抑而不舒,则乘于血,气滞则血结,以致经候顿然不行, (疒丂)痛,上攻心腹欲死;或因不行,积结渐渐成块,脐腹下如覆杯。
,生玄参汁1升,大黄2两,升麻2两,栀子仁3两,麻黄3两,犀角3两,石膏5两,芍药4两。

【功能主治】筋实极,手足爪甲或青、或黄、或黑乌黯,四肢筋急烦满。

【用法用量】生地黄汤(《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筋极而见手足爪甲青黑,颇有似乎阴寒之证,然有烦满而无厥逆,洵有瘀热无疑,故于解利药中,得麻黄、升麻外通经气之结,得地黄、大黄破蓄血之满也。

【摘录】《千金》卷十一

地黄煎--《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处方】生地黄汁2盏,刺蓟汁2盏,杏仁(汤浸,去皮尖及双仁,麸炒黄,研)1两,阿胶(炙令燥,碾为末)半两。

【制法】上同入银器中,慢火熬为煎。

【功能主治】小儿鼻衄。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新汲水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地黄煎--《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处方】生地黄汁1合,苦参(锉)1两,酥3合,盐花2钱(后入),生姜汁1合。

【制法】先以地黄、生姜汁浸苦参1宿,以酥和于铜石器中,煎9上9下,候汁入酥尽,去滓,倾入盒中。

【功能主治】鼻生疮,痒痛不止。诸风热疮。

【用法用量】每以少许,滴于疮上。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地黄煎--《千金》卷十六

【处方】地黄汁4升3合,茯神4两,知母4两,萎蕤4两,栝楼根5两,竹沥3合(一方用竹叶),生姜汁2升,白蜜2升,生地骨皮(切)2升,石膏8两,生麦门冬汁1升。

【功能主治】积热。肾气不能上蒸于肺,肺胃枯槁不能滋其化源,而致烦渴便难。

【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先煮诸药,取汁3升,去滓,下竹沥、地黄、麦门冬汁,微火煎4-5沸,下蜜、生姜汁,微火煎取6升。初服4合,日3夜1,渐加至6-7合。4月5月作散服之。

【各家论述】1.《法律》:按此方生津凉血,制火彻热,兼擅其长,再加人参,乃治虚热之圣方也。2.《千金方衍义》:方中用凉润诸味润血生津,单取生姜之辛以开结滞之气。

【摘录】《千金》卷十六

地黄煎--《外台》卷三十一引《近效方》

【处方】生地黄汁2升,麦门冬汁5升,生姜汁5合,紫菀3两,贝母3两,款冬花3两,甘草(炙)3两(一方有人参3两)。

【功能主治】补心肺,令髭发不白。主治肺气咳嗽。

【用法用量】上切。以水7升,煮取3大升,去滓,却入锅中,下地黄汁、麦门冬、姜汁等,煎30沸,下蜜1升,煎如饧,盛不津器中放冷。含如枣许,渐增之。

【摘录】《外台》卷三十一引《近效方》

地黄煎--《全生指迷方》卷二

【处方】生地黄汁半斤,大黄(末)1两。

【制法】将地黄汁熬耗一半,纳大黄末同熬,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血热。心经火热,脉洪数,或吐或衄。

【用法用量】每服5粒,熟水送下。未效,加至10粒。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二

地黄煎--《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处方】生地黄汁1盏,生杏仁(取油)1盏,生紫苏汁1盏,生麦门冬汁2盏,生天门冬汁2盏,莱服子(炒)半两,五味子2两,桔梗2两,桑根白皮(炙,锉)2两,旋覆花2两,贝母(炒)2两。

【制法】上将后6味为末,用前汁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肺脏壅热。

【用法用量】食后、临卧含化1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地黄煎--《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处方】生地黄5斤(洗,焙),补骨脂5两,人参5两。

【制法】上为末。每用酒2升,药末2两,羊髓1具(去筋膜),一处细研,慢火熬稠,瓷器盛之。

【功能主治】髓虚寒,脑痛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1小匙,温酒化下,空心、日午、卧时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地黄煎--《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处方】生地黄(细切)3斤,生姜(细切)半斤,生麦门冬(去心)2斤。

|<< << < 1 2 3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地黄煎  咽喉肿痛  骨极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地黄煎丸        下一篇:大麦敷方

>> 返回中药方剂D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