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调散
茶调散--《魏氏家藏方》卷二
【处方】川芎36克, 甘草(炙)、香白芷 、香附子 、防风(去芦)、细辛、 砂仁各30克、 薄荷叶(去毛)6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治头风、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3~6克,食后茶调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茶调散--《急救仙方》卷三
【处方】川芎1两,防风1两,羌活1两,甘草半两,木贼1两,石膏(炒)1两,石决明(煅)1两,荆芥1两,薄荷叶1两,甘菊花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一切风肿痒痛,翳,烂弦,风气眼泪。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清茶调下。
【摘录】《急救仙方》卷三
茶调散--《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处方】石膏(碎,研)2两,羌活(去芦头,生用)1两,苍术(去皮)1两,甘草(半生半炙)1两,芎藭1两,茵陈蒿1两,荆芥穗1两,桂(去粗皮)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用腊茶末1钱匕,同葱白煎汤,点热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茶调散--《儒门事亲》卷十二
【别名】二仙散
【处方】瓜蒂不拘多少,好茶中停。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催吐,发汗。主治伏梁起于脐,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已,令人病烦心,先以本方吐之兼汗,以禹功导水等夺之;一切沉积水气,两胁刺痛,中满不能食,头目眩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齑汁调下,空腹用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茶调散--《魏氏家藏方》卷一
【处方】川芎1两2钱,甘草(炙)1两,香白芷1两,香附子1两,防风(去芦)1两,细辛1两,砂仁1两,薄荷叶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神。主治头风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1-2钱,食后茶调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一
茶调散--《朱氏集验方》卷九
【处方】藿香半两,香附子半两,甘草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男女头风攻注,头目昏暗,睛疼。
【用法用量】食后葱茶调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
茶调散--《圣济总录》卷十五
【别名】茶酒调散
【处方】菊花、细辛(去苗叶)、石膏(研)、莎草根(炒去毛)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定偏正头痛。清爽神志,通和关窍,消恶汗。主治首风。诸风,痰壅目涩,昏眩头疼,心愦烦热,皮肤痛痒,风毒壅滞。
【用法用量】茶酒调散(《医统》卷五十三引《医林》)。《医统》本方用法:为细末,茶、酒任调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茶调散--《普济方》卷四十五引《余居士选奇方》
【处方】香白芷2两半(炒),川芎1两(锉,炒),甘草1两(锉,炒),川乌头半两(炮,锉)。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偏正头风,诸药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好茶少许,薄荷3叶,沸汤调下。暴伤风头疼,加葱白2寸(细切),和茶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五引《余居士选奇方》
茶调散--《活人方》卷三
【处方】滑石2两,石膏2两,黄芩2两,桔梗2两,甘草2两,薄荷1两,荆芥1两,防风1两,川芎1两,当归1两,麻黄1两,连翘1两,白芍1两,大黄1两,朴消1两,白术5钱,黑山栀5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消痰。主治冒风初起,鼻塞喷嚏,头痛声重,外寒内热,痰嗽咽干,二便结涩,内火有余。
【用法用量】每服3钱,午后、临睡用浓茶或白汤调下。
【摘录】《活人方》卷三
茶调散--《医学集成》卷三
【处方】川芎、白芷、荆芥、黄芩、石膏、薄荷、茶叶、生姜。
【功能主治】内热头痛。
【用法用量】便闭,加大黄。
【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茶调散--《异授眼科》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