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方剂 --> 中药方剂B --> 白矾丸

白矾丸

白矾丸用于小儿一切疳,肌肤消瘦,泻痢不止,口鼻生疮,腹胀脚细,水谷不化。
(研),莨菪子1分(水淘去浮者,水煮令芽出,炒黑色),白扁豆(微炒,令黄色勿焦)1两,白附子(文武火炮令黄色,去火毒),天麻(锉如石子,与大麦炒黄)。

【制法】上为末,好瓷罐盛。

【功能主治】小儿脊疳,下利羸瘦。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白矾散”。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二

白矾丸--《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处方】白矾(枯)1两,熟干地黄(焙)1两,玄参1两,知母(焙)1两,贝母(炒)1两,诃黎勒皮1两。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止喘嗽,化痰涎,利胸膈,定烦渴。主肺壅热。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食后、临卧时煎生姜、大枣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白矾丸--《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处方】白矾(研)1分,铅丹(研)1分,硇砂(研)1分,硫黄(研)1分。

【制法】上4味,先入矾放瓷盒子内,次入硫黄、硇砂、铅丹覆之,用瓦片盖面。文武火煅赤,倾地上候火气绝,再为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痢脓血,日夜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白矾丸--《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处方】白矾2两,铅丹2两。

【制法】上药拌匀,用瓷瓶子固济封却头,以火烧令赤,候1两炊久,方可取出,放冷杵碎,于地上出火毒1宿,研令极细,用粟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赤白痢久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白矾丸--《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处方】白矾(炭火烧令汁尽,候冷研为末)1两,黄耆(细锉)2两,枳实(去瓤,麸炒)2两。

【制法】上3味,先捣罗黄耆、枳实为细末,入矾末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牝痔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加至30丸,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白矾丸--《卫生总微》卷十一

【处方】枯白矾、定粉、寒水石(煅)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烂饭研匀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滑泄,肛头脱出。

【用法用量】每服5丸,乳食前煎乌梅汤送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一

白矾丸--《圣济总录》卷七

【处方】白矾(生研)1两,陈橘皮(去白,炒)1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卒中风不语,失声,及声噎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咽津,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

白矾丸--《普济方》卷一六五引《仁存方》

【处方】半夏1两,白矾半两(为末),香附(皂角水浸透)1两。

【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停痰宿饮,风气上攻,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五引《仁存方》

白矾丸--《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白矾灰1钱,黄丹1钱,蝙蝠粪20粒,巴豆1粒(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细末。以软粟米饭为丸,如粟米大,晒干。

【功能主治】牙齿被虫蚀,有蚛孔疼痛,牙齿根朽烂。

【用法用量】凡有蛀蚛孔疼痛不可忍者,以1丸于痛处咬之。立安。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白矾丸--方出《圣惠》卷七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三三一

【处方】白矾灰1两,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狗头骨灰2两。

【制法】上为末,以软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退冷,暖血海。主治赤白带下,崩漏不止,脐腹冷痛,面色萎黄,日渐虚损;妇人血脏久冷,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注意】忌生冷、毒物。

【摘录】方出《圣惠》卷

|<< << < 1 2 3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白矾丸    泻痢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白矾半夏散        下一篇:白石英酒

>> 返回中药方剂B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