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1.《唐本草》:紫草所在皆有。苗似兰香,茎赤,节青,花紫白色而实白。
2.《本草图经》:紫草今处处有之。占方稀见使,今医家都用治伤寒时疾,发疮疹不出者,以此作药使其发出。韦宙《独行方》治豌豆疮,煮紫草汤饮,后人相承用之,其效尤速。
【拼音名】Zǐ Cǎo
【英文名】Root of Sinkiang Arnebia,Root of Redroot Gromwell,Sinkiang Arnebia Root Redroot Gromwell Root, Root of Paniculate Onosma
【别名】藐、茈草、紫丹、紫芺、地血、紫草茸、鸦衔草、紫草根、 山紫草、红石根、野紫草、野麻灯、大紫草、红紫草、紫根、紫草根子、红条紫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紫草科植物紫草、新藏假紫草或滇紫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rnebia euchroma (Royle) Johnst.[Lithospermum euchroma Royle]2.Lithospermum eryhrorhizon Sieb.et Zuce.[L.officinale l.subsp.erythrorhizon(Zieb.et Zucc.) Hand.-Mazz.]3.Arnebia guttata Bunge[A.thomsonii C.B.Clarke]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原形态】
1.软紫草 多年生草本,高15-40cm。全株被白色或淡黄色长硬毛。根粗壮。略呈圆锥形,根部常与数个侧根扭卷在一起,外皮暗红紫色。茎直立,单一或基部分成两歧,基部有残存叶基形成的茎鞘。基生叶丛生,线状披针形或线形,长5-20cm,宽5-15cm,先端短渐尖,基部无鞘状;无叶柄。镰状聚伞花序密集于茎上叶腋,长2-6cm;花两性,苞片叶状,披针形,具硬毛;花萼短简状,5裂,裂片狭条形,两面均密生淡黄色硬毛;花冠简状钟形,紫色或淡紫色,长1-.5cm ,裂片椭圆形,开展;外侧略被白毛,喉部与基部光滑,无附属物;雄蕊5,花丝短或无,关睡于花冠简中部或喉部;子房4深裂,花柱纤细,先端浅2裂,柱头2,倒卵形。小坚果宽卵形,褐色,长3.5mm,宽约3mm。有粗网纹和少数疣突起。花期6-7月,果期8-9月。
2.紫草 多年生草本,高50-90cm 。根粗大,肥厚,圆锥形,略弯曲,常分枝,不分枝,或上部有分枝,全株密密被白色粗硬毛。单叶互生;无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8cm,宽5-17m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均被糙伏毛。聚伞花序总状,顶生或腋生;花小,两性;苞片披针形或狭卵形,长达3cm,两面有粗毛;花萼5深裂近基部,裂片线形,长约4mm;花冠白色,简状,长6-8cm,先端5裂,裂片宽卵形,开展喉部附属物半球形,先端微凹;雄蕊5,着生于花冠简中部稍上,花丝长约0.4mm,着生花冠简中部,花药长1-1.2mm,子房深4裂,花柱线形,长2-2.5mm,柱头球状,2浅裂。小坚果卵球形,长约3mm,灰白色或淡黄褐色,平滑,有光泽。种子4颗。花期6-8月,果期8-9月。
3.黄花软紫草 多年生草本,高10-35cm。根圆锥形或圆柱形,稍扭曲,外皮紫褐色,常呈片状剥离。茎直立,通常由基部分枝,2-4条,有时1条,直立,密被开展的长硬毛和短伏毛。叶无柄,互生,椭圆形、长卵状披针形或匙状线形,长1.5-5.5cm,宽3-11mm,先端尖或钝,基部渐狭下延,全缘或有微缺刻,两面密生具基盘的白色长硬毛。镰状聚伞花序,长3-10cm;花多数,密集;苞片线状披针形;花萼短钟状,5裂,裂片线状披针形,长6-10mm;花冠鲜黄色,简状钟形,细长,长约1.8mm;子房4裂,花柱丝状,稍超过花冠简之半,先端2裂,柱头球形。小坚果4,三角状卵形,长2-3mm,淡黄褐色,有小疣状突起。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500-4200m的砾石山坡、草地及草甸处。
2.生于向阳山坡草地、灌丛或林缘。
3.生于荒漠草原、戈壁、向阳石质山坡、湖滨砾石砂地。
资源分布:1.分布于新疆、甘肃及西藏西部。
2.分布于东北地区及河北、河南、山西、陕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紫草 茈草 紫丹 紫芺 地血 紫草茸 鸦衔草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