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茹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呈不规则的丝状或薄带状,常卷曲扭缩而缠结成团或作创花状,长短不一,宽0.5-0.7cm,厚0.3-0.5cm。全体淡黄白色、浅绿色、青黄色、灰黄色、灰黄绿色、黄而韧,有弹性。气稍清香,味微甜。
【化学成份】淡竹的竹茹含有对cAMP磷酸二酯酶抑制作用的成分:2,5-二甲氧基-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丁香醛(syringaldehyde),松柏醛(coniferylaldehyde)。另含对苯二甲酸2''-羟乙基甲基酯(1,4-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2''-hydroxyethylmethyl ester)。
【药理作用】
1. 增加尿中氯化物量:有增加尿中氯化物量的作用;2.增高血糖:此外,还有增高血糖作用。
3. 抗菌作用:竹茹粉在平皿上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及伤寒杆蓖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炮制】
1.净制:除去杂质。
2.切制:除去杂质切揉成小团,将竹茹中的碎末,过粗箩,收集粗粉。
3.姜汁炒:取净竹茹,加姜汁拌匀,置之不理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取出,晾干。每斤竹茹用生姜3两。
4.姜汁焙:取净竹茹,加姜汁拌匀,稍闷,压平,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焙至两面显黄色焦斑,取出,晾干。每竹茹100kg,用生姜10kg或干姜3kg。
5.炒制:先将锅烧热,放入麦麸,炒至冒烟,加入竹茹翻炒至黄色,筛去麦麸即可。每竹茹10kg,用麦麸2kg。
6.砂制:取竹茹抖去灰渣,加飞朱砂细粉1%兑水适量搅匀后,喷晒竹茹,至染成均匀红色,晒干。
【性味】甘;微寒
【归经】脾;胃;胆经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凉血。主治肺热咳嗽;烦热惊悸;胃热呕呃;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熬膏贴。
【注意】寒痰咳喘、胃寒呕逆及脾虚泄泻者禁服。
【附方】1.竹茹汤(《普济本事方》),温中降逆,主治胃热呕吐,症见呕吐酸腐,食入即吐,脘腹胀满,口臭而渴,嗳气厌食,舌黄脉数。2.涤痰汤(《济生方》),涤痰开窍,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3.温胆汤(《三因极一病症方论》),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虚烦不眠,或呕吐呃逆,以及惊悸不宁,癫痫等症。4.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清热除烦,理气化痰,主治痰热内扰,失眠,眩晕,心烦,口苦,舌苔黄腻。5.羚羊钩藤汤(《通俗伤寒论》),凉肝熄风,增液舒筋,主治肝经热盛,热极动风,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6.桔皮竹茹汤(《金匮要略》),主治胃中热盛,气逆上冲。7.竹皮大丸(《金匮要略》),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8.竹茹汤(《圣济总录》),治伤暑烦渴不止。9.淡竹茹汤(《千金方》),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不解。10.竹茹膏(《济生方》),治黄泡热疮。
【各家论述】
1.《别录》:主呕啘,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2.《药性论》:止肺痿唾血,鼻衄,治五痔。
3.《食疗本草》:主噎膈,鼻衄。
4.《本草蒙筌》:主胃热呃逆,疗噎膈呕哕。
5.《纲目》:治伤寒劳复,小儿热癎,妇人胎动。
6.《本草正》:治肺痿唾痰,尿血,妇人血热崩淋,胎动,及小儿风热癫癎,痰气喘咳,小水热涩。
7.《本草述》:除胃烦不眠,疗妊娠烦躁。
8.《本草再新》:泻火除烦,润肺开郁,化痰凉血,止吐血,化瘀血,消痈痿肿毒。
9.《本草经疏》:《经》曰,诸呕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竹茹 肺热咳嗽 烦热惊悸 胃热呕呃 妊娠恶阻 胎动不安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images/zyzj.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