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1.《本草图经》:樱桃,洛中、南都者最胜。其实熟时深红色者,谓之朱樱,正黄明者,谓之蜡樱,极大者有若弹丸,核细而肉厚,尤难得也。
2.《本草衍义》:今西洛一种紫樱,至熟时正紫色,皮里间有细碎黄点,此最珍也。
3.《纲目》:林洪《山家清供》云,樱桃经雨则虫自内生,人莫之见,用水浸良久,则虫皆出,乃可食也。试之果然。
【拼音名】Yīnɡ Táo
【英文名】fruit of Falsesour Cherry
【别名】含桃、荆桃、山朱樱、朱果、樱珠、家樱桃、楔、楔桃、朱樱、朱桃、麦英、朱茱、麦甘酣、牛桃、英桃、朱樱桃、樱、李桃、奈桃、紫樱、樱珠、蜡樱、紫桃、莺桃
【来源】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asus pseudocerasus (Lindl.)G.Don[Prunus pseudocerasus Lindl.]
采收和储藏:早熟品种,一般5月中旬采收,中晚熟品种也随后可陆续采收。
【原形态】樱桃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3-8m。树皮灰白色,有明显的皮孔;幼枝无毛或被疏柔毛。叶互生;叶柄长0.7-1.5cm,被疏柔毛,先端有1或2个大腺体;托叶披针形,有羽裂腺齿,早落;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5-12cm,宽3-5cm,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边有尖锐重锯齿,齿端有小腺体,上面暗绿色,近无毛,下面淡绿色,沿脉或脉间有稀疏柔毛;花两性,花序伞房状或近伞形;有花3-6朵,先叶开放;花梗长8-19mm,被疏柔毛;萼筒钟状,外被疏柔毛;萼片5,三角卵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急尖或钝;花瓣5,白色,卵圆形,先端下凹或二裂;雄蕊30-35,栽培者可达50枚;花柱与雄蕊近等长,无毛雌蕊1,子房下位。核果近球形,红色,直径9-13mm,种子1颗,包围于黄白色木质内果皮中。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600m 的山坡向阳处或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华东及辽宁、河北、甘肃、陕西、湖北、四川、广西、山西、河南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冷凉温和湿润气候,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壤土、粘土或砂土都能生长,尤以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壤土生长最好。
栽培技术 用分蘖或种子繁殖均可。
田间管理 修剪只需去枯死枝、病虫枝及密集枝和适当回缩更新即可。花前灌1次透水和施适量的氮磷肥,有助于恢复树势,促进花芽分化,为丰产奠定基础。
病虫害防治 4-5月易发生红蜘蛛、蚜虫、介壳虫等虫害,应喷洒相应的杀虫剂防治,并将园内杂草除净。秋季易发生舟型 毛虫食叶,应喷洒相应的杀虫剂。
【化学成份】
1.种子含氰甙,水解产生氢氰酸。
2.树皮中得芫花素(Genkwanin)、樱花素(Sakuranetin)和一种甾体化合物。
【性味】甘;温;无毒
【归经】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补血益肾。主治脾虚泄泻,肾虚遗精,腰腿疼痛,四肢不仁,瘫痪。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150g;或浸酒。外用:浸酒涂擦或捣敷。
【注意】
1.孟诜:不可多食,令人发暗风。
2.《日华子本草》:多食令人吐。
3.《本草图经》:虽多(食)无损,但发虚热耳。
4.《日用本草》:其性属火,能发虚热喘嗽之疾。
【各家论述】
1.《别录》:主调中,益脾气。
2.《滇南本草》:治一切虚症,能大补元气,滋润皮肤;浸酒服之,治左瘫右痪,四肢不仁,风湿腰腿疼痛。
3.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血热,补血补肾,预防喉症。
【摘录】《中华本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樱桃 脾虚泄泻 肾虚遗精 腰腿疼痛 含桃 荆桃 山朱樱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