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
【出处】玉,药用首载于《本经》上品玉泉条,谓:玉泉……一名玉札。生山谷。1.《吴普本草》曰:玉泉一名玉屑……白玉体如白头公。2.《别录》又出玉屑条,云:屑如麻豆服之……生蓝田(在今陕西),采无时。并有玉泉条,云玉泉……生蓝田,采无时。3.《本草经集注》注玉泉云:
【拼音名】Yù
【别名】玉英、白玉、玄真、纯阳主、赤玉、天妇、延妇
【来源】
药材基源:为硅酸盐类、角闪石族矿物透闪石的隐晶质亚种软玉,或蛇纹石族矿物蛇纹石的隐晶质亚种岫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phrite;Lapis Sapo
采收和储藏:采挖后,除去附着的沙土及杂质。
【原形态】
1.软玉 为粒径在0.01-0.001mm或更小的针状、纤维状、毛发状个体交织排列呈毛毡状结构。纯镁质者块体白色,或带绿色调(含FeO≤1%);条痕白色。近透明到半透明,玻璃状至脂肪状光泽。肉眼见不到解理,断口不平坦。硬度6-6.5。相对密度2.90-3.02或3.0-3.2(随色调及共存矿物不同而稍有变化)。韧性强,不易打碎。
2.岫玉 为蛇纹石的隐晶质致密体块状集合体。一般呈绿色,淡绿色,也有呈白色、淡黄色。油脂光泽或蜡状光泽。硬度2.5-3.5,相对密度2.2-2.6。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玉的产状主要有矿坑中的山料(多无外皮;即所谓玉英)、溪谷中的山流水(这一玉料名称类似于药学名称玉泉,多呈棱角状),及经过反复冲刷、搬运磨蚀的籽料(多无棱角而包有外皮;即璞)。
资源分布:1.今产新疆三山两河产玉区(即古于阗国)和葱岭蓝田产区;白玉主产和田一于田地区者,又名和田玉。台湾花莲也产白玉(色偏黄绿)。常见共存矿物有柱晶透闪石、方解石、蛇纹石或金云母等。
2.产吉林、辽宁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1)软玉 为不规则致密块状。白色、淡灰白色,有的微带淡绿色调;条痕白色。蜡状光泽,有的具丝绢光泽。体较重,质细腻坚硬,用小刀不易刻划成痕,砸碎后,断面呈刺状小片。气无,味无。以质坚硬、色白、元瑕、滋润者为佳。(2)岫玉 为不规则块状。淡绿色;条痕白色。半透明;油脂光泽,手触之具有滑腻感。硬度较低,用小刀可刻划成痕。以质较硬、色淡绿、无瑕、油脂光泽者为佳。
显微鉴别 (1)软玉 透射偏光镜下:无色透明,中正突起。干涉色可达Ⅱ级绿色;近平行消光;正延性符号。横切面呈菱形,其上有两组解理缝;解理角56°与124°;对称消光。二轴晶;负光性;光轴角相当大,近90°。
(2)岫玉 透射偏光镜下:无色或微带绿色,纤维状;低正突起至低负突起。干涉色Ⅰ级灰;波浪状消光;正延性符号。二轴晶;负光性;光轴角=30°-50°。
X射线衍射分析曲线:软玉的组份以透闪石为主,尚有少量微斜长石。
差热分析曲线:软玉吸热:796℃(大),919℃(小)。670℃始失重至850℃终结失尽结晶水。
【化学成份】
1.软玉 主要化学组分为Ca2Mg5[Si4O11]2[OH]2,还有少量铝(Al)。
2.岫玉 主要化学组分为Mg6[SiO10][OH]8,同时杂有透闪石、方解石等,所以有少量的钙混入。
【性味】甘;平;无毒
【归经】肺;胃;心经
【功能主治】润肺清胃;除烦止渴;镇心;明目。主治喘息烦满;消渴;惊悸;目翳;丹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150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点目。
【注意】
脾胃虚弱者慎服;不可久服,不宜研末服。
1.《本草经集注》:恶鹿角。2.《本草图经》:屑如麻豆服之,取其精润藏府,滓秽当完出者;若为粉服之,即使人淋壅。3.《纲目》:畏蟾肪。4.《雷公炮制药性解》:畏款冬花。
【各家论述】1.《海药本草》:按《异物志》云:出昆仑。又《淮南子》云:出钟山。又云:蓝田出美玉,燕口出壁玉。《别宝经》云:凡石韫玉,但夜将石映灯看之,内有红光,明如初出日,便知有玉。2.《本草图经》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玉 喘息烦满 消渴 惊悸 目翳 丹毒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