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1.《品汇精要》:梅,木似杏而枝干劲脆,春初时开白花,甚清馥,花将谢而叶始生,二月结实如豆,味酸美,人皆啖之。五月采将熟大于杏者,以百草烟熏至黑色为乌梅,以盐淹暴干者为白梅也。
2.《随息居饮食谱》:梅,生时宜蘸盐食,温胆生津,孕妇多嗜之,以小满前肥脆而不带苦者佳。多食损齿,生痰助热,凡痰嗽、疳膨、痞积、胀满、外感未清,女子天癸未行,及妇女汛期、产前、产后、痧痘后
【拼音名】Wū Méi
【英文名】Dark Plum Fruit, Smoked Plum, Dark Plum
【别名】梅实、熏梅、桔梅肉、梅、春梅。
【来源】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梅近成熟果实经熏焙加工而成者。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meniaca mume Sieb. [Prunus mume Sieb.et Zucc.]
采收和储藏:5-6月间,当果实呈黄白或青黄色,尚未完全成熟时采摘。
【原形态】梅 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0m。树皮淡灰色,小枝细长,先端刺状。单叶互生;叶柄长1.5cm,被短柔毛;托叶早落;叶片椭圆状宽卵形,春季先叶开花,有香气,1-3朵簇生于二年生侧枝叶腋。花梗短;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花瓣5白色或淡红色,直径约1.5cm,宽倒卵形;雄蕊多数。果实近球形,直径2-3cm,黄色或绿白色,被柔毛;核椭圆形,先端有小突尖,腹面和背棱上的沟槽,表面具蜂窝状孔穴。花期春季,果期5-6月。
【生境分布】我国各地多已栽培,以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最多。
【栽培】
1.生物学特性 梅的适应性较强,耐寒。喜温暖湿润气候,需阳光充足,花期温度对产量影响极大,低于-5-6℃或高于20℃对座果率有明显影响,年平均气温16-23℃,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mm以上的地区最适宜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怕涝,耐干旱,低畦多湿之地不宜栽植。
2.栽培技术种子、嫁接、压条等方法繁殖。种子繁殖:于6月采果后取种子秋播。或将种子沙藏越冬,翌年2-3月春播。因种子繁殖不易保持原品种特性,所以只作砧木或育种选种用。一般以嫁接繁殖为主。嫁接:采用枝接或芽接,砧木用杏、李、梅等实生苗。枝接宜于春季萌芽前进行,芽接应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行,选阴天为宜,切忌在雨天。嫁接成活后,翌年春季萌芽前出圃定植。
3.田间管理 定植成活后,要进行中耕除草、施肥、灌溉、排水和整枝修剪等田间管理工作。施肥量因土壤性状、树龄、生长势而异。花前肥、采果肥以速效肥为主。落叶后冬肥宜重施,以腐熟堆肥、厩肥等有机肥为主,酹以磷、钾化肥。整形修剪以疏剪、轻量剪为宜,要求枝叉分布匀称。冬季剪去徒长枝,保留短果枝。春末夏初进行抹芽、摘心,以加速树冠形成。
4.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炭疽病,4月下旬发病,6-8月为盛发期。发病前喷1:1:100-150波尔多液1-2次,以保护新梢;发病后喷洒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屡灵1000倍液,每隔7d1次,喷2-3次。虫害有桃红颈天牛,蛀食树干,严重时主干蛀空,植株枯死。防治方法,人工捕杀成虫或用黑光灯诱捕成虫。桃粉蚜可用2.5%溴氰菊酯2000-3000倍液,每隔7d喷1次,连续喷2-3次。
【性状】
1.性状鉴定 核果类球形或扁球形,直径2-3cm。表面棕黑色至乌黑色,皱缩于扩大镜下可见毛茸,基部有圆形果梗痕。果肉柔软或略硬,果核坚硬,椭圆形,棕黄色,表面有凹点,内含卵圆形、淡黄色种子1粒。具焦酸气,味极酸而涩。以个大、肉厚、柔润、味极酸者为佳。
2.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果肉粉要棕黑色。①非腺毛大多为单细胞,少数2-5细胞,平直或弯曲作镰九状,浅黄棕色,长32-400(-720)μm,直径16-49μm,壁厚,非木化或微木化,表面有时可见螺纹交错的纹理,基部稍圆或平直,胞腔常含棕色物。②中果皮薄壁细胞皱缩,有时含草酸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乌梅 久咳 虚热烦渴 久疟 久泻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