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叶
【性状】叶片多卷缩成条状,湿润展平后呈长圆状披针形,长6-15cm,宽2-3.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具细锯齿或粗锯齿。上面深绿色,较光亮,下面色较淡。质脆。气微,味微苦。
【化学成份】叶中含三十一烷(hentriacontane),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熊果酸(ursolic acid),消旋扁桃酸(mandelic acid),槲皮素(quercetin),紫云英甙(astragalin),蜡梅甙(meratin),山柰素-3-双葡萄糖甙(kaempferol-3-β-D-glucopyranoside-β-D-glucopyranoside),桃皮素(persicogenin),柚皮素(naringnin),香橙素(aromadendrine),橙皮素(hesperetin),桃皮素-5-β-D-吡喃葡萄糖甙(persicogenin-5-β-D-glucopyranoside),橙皮素-5-O-β-D-吡喃葡萄糖甙(hesperetin-5-O-β-D-glucopyranoside),右旋儿茶酚(catechol),左旋表儿茶酚没食子酸酯(epicatechol gallate),绿原酸和矢车菊甙(chrysacthemin),新鲜桃叶中的氰酸甙类按苦杏仁甙计算,其含量为1.32%-2.54%。
【药理作用】不同品种的桃树叶浸液(1%)杀灭孑孓的效果基本一致,能使孑孓在24小时内死亡95%以上;低浓度(0.25-0.5%)浸液作用不显着;鲜叶与干叶疗效相似,对库蚊、中华按蚊、骚扰阿蚊等蚊蝴皆有作用。有人试验证明,桃树叶可代替氯仿或其他麻醉药毒杀按蚊;嫩叶比老叶好,鲜叶比陈叶好,叶片搓碎比浸渍好。因桃叶含配糖体,搓碎时经酶作用可放出氢氰酸。用1∶100以上稀释度的桃树叶煎液在体外直接镜检或试管内培养 1、6、12、24或48小时后观察,有杀灭钩端螺旋体的作用。桃树的种子、花、叶及树皮水解后均可产生氢氰酸。桃树叶曾用作泻剂、驱虫剂及治疗百日咳。桃树叶、花及果仁均有毒。
【性味】苦、辛,性平
【归经】脾;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杀虫。主治头风;头痛;风痹;疟疾;湿疹;疮疡;癣疮。
【用法用量】外用:煎水洗或捣敷。内服:煎汤3-6g。
【附方】①治风热头痛:生桃叶适量,盐少许,共捣烂,敷太阳穴。(《广西民间常用草药》)②治眼肿:桃叶捣汁搽之。(《岭南采药录》)③治鼻内生疮:桃叶嫩心,杵烂塞之。(《简便单方》) ④治妇女阴疮,如虫咬疼痛者:桃叶生捣,绵裹纳阴中,日三、四易。(《孟诜方》) ⑤治身面癣疮:桃叶捣汁敷之。(《千金方》) ⑥治霍乱腹痛吐痢:桃叶(切)三升。水五升,煮取一升三合,分温二服。(《广济方》)⑦治二便不通:桃叶杵汁半升服。(孙思邈)⑧治痔疮:桃叶适量。煎汤熏洗。(《上海常用中草药》)
【各家论述】
1.《别录》:出疮中虫。
2.《日华子本草》:治恶气,小儿寒热客忤。
3.《纲目》:疗伤寒时气,风痹无汗,治头风,通大小便,止霍乱腹痛。
4.《本草汇言》:破妇人血闭血瘕。
5.《现代实用中药》:洗汗疱及湿疹。
6.《贵州民间方药集》:煮水洗,治风湿;外用消痈肿。
7.《本草再新》:发汗,除痰,消湿,杀虫。
【临床应用】
1.治疗疟疾:取新鲜桃树叶2两煎服,每日1剂,连服5天为一疗程。治疗间日疟18例,均获痊愈。用药2-5剂后,疟疾症状未再发作,血涂片镜检3次均未查到疟原虫,随访半中无复发。亦可用新鲜桃树枝5-8枝(每枝带5-8片小叶),于疟疾发作当天清晨煎服。据6O余例观察,多数1次即能控制发作,必要时可连服2曰。
2.治疗阴道滴虫:用鲜桃树叶1两,加水1000ml,煮沸20分钟,取煎液作阴道冲洗。必要时加灰藜5钱同煮以止痒。每日1次,5天为一疗程。治疗60例,治愈54例。
3.治疗疮疖:取鲜桃树叶50斤,加净水100斤,浸透后煎煮l小时,过滤,滤渣再加水50斤煎煮过滤;合并2次滤液,熬成膏状。外敷患处,每天1-2次。观察30余例,一般36小时后即可消肿,最迟1局愈合。
4.治疗慢性荨麻疹:取青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桃叶 头风 头痛 风痹 疟疾 湿疹 疮疡 癣疮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