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
【出处】《开宝本草》
【拼音名】Tián Guā
【别名】甘瓜(《别录》),香瓜(《滇南本草》),果瓜(《纲目》),熟瓜(《本草从新》)。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果实。7~8月果实成熟时采收。
【原形态】
一年生攀援或匍匐草本。茎上具深槽,生多数刺毛;卷须先端卷曲或攀援它物,具刺毛。叶互生;具长柄,柄长约10厘米;叶片圆形或近肾形,长4~12厘米,宽长几相等,掌状3或5浅裂,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叶面具多数刺毛;叶脉掌状,主脉5条。花单性同株,单生于叶腋;花萼管状,5裂,裂片先端尖,密被白柔毛;花冠黄色,直径约2厘米,5裂,裂片先端锐尖,有小尖头;雄花具长梗,雄蕊5,联生成3枚,其中2枚较宽,花丝极短,紧贴于花冠筒内;雌花梗较雄花梗短,子房下位。瓠果肉质,一般为椭圆形,果皮通常黄白色或绿色,有时具花纹,果肉一般黄绿色,芳香;果梗圆柱形,具纵槽。种子多数,黄色或灰白色,扁长卵形。花期6~7月。果期7~8月。
本植物的根(甜瓜根)、茎(甜瓜茎)、叶(甜瓜叶)、花(甜瓜花)、果蒂(瓜蒂)、果皮(甜瓜皮)、种子(甜瓜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化学成份】含球蛋白2.68%、柠檬酸等有机酸、β-胡萝卜素、维生素B、C等。
【药理作用】本品无抑菌作用,但对某些真菌有效。
【性味】
甘,寒。
①《日华子本草》:无毒。
②《日用本草》:甘,微毒。
③《纲目》:甘,寒,滑,有小毒。
【归经】
入心、胃经。
①《玉楸药解》: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②《得配本草》: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③《本草求真》:入心、胃。
【功能主治】
清暑热,解烦渴,利小便。
①《食疗本草》:止渴,益气,除烦热,利小便,通三焦壅塞气。
②《嘉祐本草》:主口鼻疮。
③《滇南本草》:治风湿麻木,四肢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生食。
【注意】
脾胃虚寒,腹胀便溏者忌服。
①《孙真人食忌》:患脚气病人食甜瓜,其患永不除。又多食发黄疸病,动冷疾,令人虚羸。解药力。
②《食疗本草》:多食令人阴下湿痒生疮,动宿冷病,癥癖人不可食之,多食令人惙惙虚弱,脚手无力。
【各家论述】《本草衍义》:甜瓜,多食未有不下痢者,为其消损阳气故也。
【摘录】《*辞典》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