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星
【生境分布】主产四川、河南、贵州、云南、广西等地。此外。山东、河北、江苏、浙江、安徽、陕西、甘肃、辽宁、吉林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的块茎,呈扁圆形块状。直径2~7厘米,厚1~2厘米。表面乳白色或棕色,皱缩或较光滑,茎基处有凹人痕迹,周围有麻点状须根痕。块茎的周围具球状侧芽的,习称虎掌南星,亦有不带侧芽的。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不平坦,色白,粉性。微有辛气,味辣而麻。以体大、色白、粉性足、有侧芽者为佳。未去外皮者不宜入药。
【化学成份】含β-谷甾醇-D-葡萄糖甙及氨基酸。
【药理作用】天南星具有抗肿瘤作用。
【炮制】天南星:拣去杂质,洗净灰屑,晒干。制南星:取拣净的天南星,用凉水浸漂,避免日晒,每日换水2~3次,根据其产地、质量及大小,适当掌握浸漂日数。至起白沫时,每南星100斤加白矾2斤,浸泡一月后,继续换水,直至口尝无麻辣感为止,捞出,与鲜姜片及白矾粉层层均匀铺入容器内,加水淹没,约经3~4星期,复倒入锅内煮至内无白心,取出,拣去姜片,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晒干(每天南星100斤,用鲜姜25斤,白矾12.5~25斤)。
【性味】
苦辛,温,有毒。
①《本经》:味苦,温。
②《吴普本草》:岐伯、桐君:辛,有毒。
③《药性论》:味甘。
④《履巉岩本草》:温,有小毒。
【归经】
入肺、肝、脾经。
①《纲目》:手、足太阴。
②《本草通玄》:肺、脾、肝。
③《本草新编》:入脾、肺、心三经。
【功能主治】
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治中风痰塑,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风痰眩晕,喉痹,瘰疬,痈肿,跌扑折伤,蛇虫咬伤。
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祛风痰,解痉痫:用于风痰壅盛之中风眩晕、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惊痫,常配半夏、天麻。也可用于破伤风。
①《本经》: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痿,拘缓,利水道。
②《别录》:除阴下湿,风眩。
③《药性论》:治风眩目转,主疝瘕肠痛,伤寒时疾,强阴。
④《本草拾遗》:主金疮伤折瘀血。碎敷伤处。
⑤《日华子本草》:窨蛇、虫咬、疥癣恶疮。
⑥《开宝本草》:主中风,除痰,麻痹,下气,破坚积,消痈肿,利胸膈,散血堕胎。
⑦《医学启源》:去上焦痰及头眩晕。
⑧李杲:主破伤风,口噤身强。
⑨王好古:补肝风虚。治痰功同半夏。
⑩《纲目》:治惊痫,口眼歪斜,喉痹,口舌疮糜,结核,解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
阴虚燥痰及孕妇忌服。
③《本草备要》:阴虚燥痰禁用。
④《会约医镜》:孕妇忌之。
【附方】
①治卒中昏不知人,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咽喉作声,痰气上壅,无问外感风寒,内伤喜怒,或六脉沉伏,或指下浮盛,并宜服之。兼治痰厥气逆,及气虚眩晕:南星(生用)一两,木香一分,川乌(生,去皮)、附子(生,去皮)各半两。上细切,每服半两,水二大盏,姜十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侯。(《局方》三生饮)
⑤治暴中风口眼歪斜:天南星为细末,生姜自然汁调摊纸上贴之,左歪贴右,右歪贴左,才正便洗去。(《杨氏家藏方》天南星膏)
⑥治风痫:天南星(九蒸九晒)为末,姜汁糊丸,梧子大。煎人参、菖蒲汤或麦门冬汤下二十丸。(《中藏经》)
④治破伤风:㈠天南星、防风各-两。上二味,捣罗为末,先用童子小便洗疮口,后以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天南星 口眼歪斜 半身不遂 癫痫 惊风 破伤风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