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藤
【出处】《本草图经》
【拼音名】Tiān Xiān Ténɡ
【别名】都淋藤、三百两银(《补缺肘后方》),兜铃苗(《圣惠方》),马兜铃藤(《普济方》),青木香藤(《本草备要》),长痧藤(《南京民间药草》),香藤(《浙江中药手册》),臭拉秧子、痒辣菜(《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的茎叶。霜降前后叶未脱落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马兜铃条。
【生境分布】主产浙江、江苏、湖北、河北、陕西、江西、河南等地。
【性状】
干燥茎细长而扭曲,涉黄褐色或青褐色,质韧,表面有纵沟纹。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完整的叶片呈三角状狭卵形,暗绿色,无毛,基部心脏形,两侧耳状,具3条明显的掌状脉,叶柄细长而扭曲。茎的横断面,皮部与中柱部常脱离,并有数个黄色椭圆形的维管束,髓部白色,中央呈裂隙状。气清香,味淡。以青绿色、茎细带叶者为佳。
除上述品种外,同属植物北马兜铃的茎叶,在少数地区亦同等入药。
【炮制】拣去杂质,洗净泥土,闷润,切段晒干。
【性味】
苦,温。
①《本草图经》:味苦,温,微毒。
②《纲目》:苦,温,无毒。
【归经】
①《本草求寡》:入肝、脾。
②《本草再新》:入肝、脾、肾三经。
【功能主治】
行气化湿,活血止痛。治胃痛,疝气痛,妊娠水肿,产后血气腹痛,风湿疼痛。
①《本草图经》:解风劳。得麻黄则治伤寒发汗,与大黄同服堕胎气。
②《纲目》:流气活血。治心腹痛。
③《本草备要》:治风劳腹痛,妊娠水肿。
④《本草再新》:凉血活血,去风利湿,走经络,兼治腰腿肿疼。
⑤《本草正义》:宣通经隧,导达郁滞,疏肝行气,止心胃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作散剂。外用:煎水洗或捣烂敷。
【注意】
体虚者慎服。
①《本草汇言》:诸病属虚损者勿用。
②《得配本草》:气血虚者禁用。
【附方】
①治产后腹痛不止及一切血气腹痛:天仙藤五两。炒焦,为细末。每服二钱。腹痛,炒生姜、小便和酒调下;血气,温酒调服。(《普济方》天仙藤散)
②治疝气作痛:天仙藤一两,好酒一碗,煮至半碗服之。(《孙天仁集效方》)
③治癥瘕积聚及奔豚疝气:天仙藤一两(炒),乳香、没药、玄胡索(醋炒)、吴萸、干姜各二钱,小茴香五钱。共为末,每服三钱,好酒调服。(《本草汇言》)
④治妇人有水气而成胎,以致两腿足浮肿:天仙藤(洗,略炒)、香附子(炒),陈皮、甘草、乌药(软白者、辣者,良)各五分。为末,上每服五钱,生姜、木瓜、苏叶各三片,水煎,日三服。(《妇人良方》天仙藤散)
⑤治痰注臂痛:天仙藤、羌活、白术、白芷梢各三钱;片姜黄六钱,半夏(制)半两。上锉,每服三钱,姜五片煎服。间下千金五苓丸。(《仁斋直指方》天仙散)
⑥治乳腺炎:鲜天仙藤适量。揉软外敷,每日换药一次。(《江西草药》)
⑦治毒蛇毒虫咬伤,痔疮肿痛:天仙藤鲜品捣烂敷患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辞典》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天仙藤 胃痛 疝气痛 妊娠水肿 腹痛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