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叶
【出处】《现代实用中药》
【拼音名】Màn Tuó Luó Yè
【来源】为茄科植物白曼陀罗或毛曼陀罗等的叶。7~8月间采收,晒干或烘干。
【化学成份】
白曼陀罗叶含总生物碱0.22~0.55%;其中有天仙子碱、天仙子胺和阿托品。
毛曼陀罗叶含总生物碱0.16~0.505%;其中主要的是天仙子碱和天仙子胺,还有红古豆碱、陀罗碱、7-羟-3,6-双巴豆酰氧基托烷等。
欧曼陀罗叶含总生物碱0.06~0.45%,其组成主要是天仙子胺、天仙子碱、阿托品、红古豆碱、陀罗碱、7-羟-3,6-双巴豆酰氧基托烷等。叶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昼夜间有变化,晚23点后增加,晨7点后减少。
紫花曼陀罗含生物碱天仙子胺和天仙子碱;叶中总生物碱的含量较少。
【性味】《现代实用中药》:苦辛。
【功能主治】
治喘咳,痹痛,脚气,脱肛。
①《现代实用中药》:叶之浸剂,对痉挛性咳嗽,喘息,慢性气管枝炎咳嗽有效。
②《中药新编》:治疝痛,胃酸过多,肝脏痛,鼓肠,肺痨夜汗,妇人痛经。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煎汤洗,治诸风,寒湿,脚气,脱肛。镇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分;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捣汁涂。
【附方】
①治喘息:曼陀罗叶少许,和烟草中,吸其烟。(《现代实用中药》)
②治顽固性溃疡:曼陀罗鲜叶,用银针密刺细孔,再用开水或米汤冲泡,然后贴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③外治皮肤痒起水泡:曼陀罗鲜叶适量,捣烂取汁抹患处。(《闽南民间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瘘管:曼陀罗叶对瘘孔有吸脓和刺激肉芽生长的作用。法取曼陀罗叶用冷开水洗净,在叶上用针钻成多数小孔,置叶子消毒碗内,用煮沸米汤冲泡后备用。按外科常规消毒创口,依瘘孔情况贴上经上述处理的曼陀罗叶。若要求多吸脓者,取叶之背面(即叶脉隆突面)接触创口;要求多长肉芽者,则取叶之正面(即细致面)接触创口,然后盖上纱布,每天换药1~2次。试用于7例慢性骨髓炎合并瘘孔患者,病程短者为半月,最长为14年,多数用过骨质搔爬术和抗菌素治疗无效。用此法治疗结果,4例痊愈,3例显著有效,疗程最短者7天。
【摘录】《*辞典》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曼陀罗叶 喘咳 痹痛 脚气 脱肛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