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秋蝉
老秋蝉为蝉科昆虫黑蚱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icius的干燥成虫全体。6-7月间捕捉,捕后蒸死,晒干。主产于华北。
【中药名称】老秋蝉
【中药学名(拉丁名)】CICADA
【别 名】鸣蝉、秋蝉、蜘蟟
【所属功效类】平肝息风药
【科属】动物药
【分布区域】主产于华北。
【来源】
本品为蝉科昆虫黑蚱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icius的干燥成虫全体。(《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
本品为蝉科昆虫黑炸Cryptotympa,na atrata Fabr.的干燥成虫全体。(《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分布产地】主产于华北。
【入药部位】动物
【采收加工】
6-7月间捕捉,捕后蒸死,晒干。(《中药大辞典》)
6-7月间捕捉,略蒸,晒干。(《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药材性状】
本品体长3-5cm,宽约2cm,外表面大部分呈黑色,腹面各部边缘呈淡黄褐色,有光泽。头部宽扁,复眼1对,椭圆状球形,黄褐色,半透明。胸背部具翅2对,透明,翅脉明显,淡黄褐色,多数已破碎。胸腹部上端具足3对,多断落。雄虫下端有1对心形鸣器,雌虫无鸣器,腹部较小,有产卵器。尾端呈三角状钝尖,背部和腹部均可见环节。体轻,质脆。气腥。(《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
本品体长3-5cm,宽1.5-2cm,背面棕黑色,腹而黄褐色,有光泽,头部横宽,与胸部等宽,复眼一对横生突出,触角位于复眼前方,多已脱落,前胸背板矩形,但在两侧后缘向内斜入,中胸背板发达,有二个中央线状淡赤褐色的锥形斑,后端有一“X”形隆起。翅两对,翅脉显明,前后翅基部均棕色,端半部透明。足三对,多已脱落,仅基部残留。腹盖和腹节中心棕色,外缘黄褐色。体轻,气微。(《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性味归经】
咸、甘,寒。归肝、肺经。(《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
味咸,甘。性寒。(《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药材功效】
清热定惊。(《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
清热,熄风。(《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药材主治】
用于小儿惊悸,夜啼。(《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
镇惊,催产。用于小儿惊风,癫痫,夜啼,难产。(《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用法用量】
3-6g。(《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
内服:煎汤3~6g。(《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防蛀。(《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
置阴凉干燥处。(《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中药配伍】
①治小儿风热惊悸:蚱蝉半两(去翅、足,微炒),茯神半两,龙齿三分(细研),麦门冬半两(去心,焙),人参三分(去芦头),钩藤三(二)分,牛黄二钱(细研),蛇蜕皮五寸(烧灰),杏仁二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捣罗为散。每服以新汲水调下半钱,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蚱蝉散)
②治小儿初生百日内发痫:蚱蝉(煅)、赤芍药各三分,黄芩二分。为末。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服。(《普济方》蚱蝉散)
③治诸风痫,胸中痰盛:干蚱蝉七枚(微炙),白藓皮一两,钩藤、细辛(去土)、川芎(锉,微炙)、天麻、牛黄(别研)各一分,蛇蜕五寸许(炙令黄)。上捣罗为末,同牛黄拌匀。每服一钱,水八分,入人参、薄荷各少许,煎五分,去滓,稍热服。(《普济方》蚱蝉汤)
④治小儿天钓,眼目搐上,筋脉急:蚱蝉一分(微炒),干蝎七枚(生用),牛黄一分(细研),雄黄一分(细研)。上药细研为散。不计时候,以薄荷汤调下一字,量儿大小加减服。(《圣惠方》蚱蝉散)
【中药炮制】将原药除去杂质,筛去灰屑。(《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
【道地性】非道地
【相关论述】
1.《本经》:主小儿惊痫,夜啼,癫病,寒热。
2.《别录》:主惊悸,妇人乳难,胞衣不出,又堕胎。
3.《药性论》:主小儿惊哭不止,杀疳虫,去壮热,治肠中幽幽作声。
4.《唐本草》:主小儿痫绝不能言。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老秋蝉 黑蚱 清热 熄风 小儿惊悸 夜啼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