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
【出处】《别录》
【拼音名】Lí
【别名】快果(陶弘景),果宗、玉乳、蜜父(《纲目》)。
【来源】主要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秋子梨等栽培种的果实。8~9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
①白梨
落叶乔木。小枝粗壮,幼时有柔毛,越年生的枝紫褐色,有皮孔。叶互生;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40厘米,宽约6厘米,先端锐尖,基部阔楔形,罕圆形,叶缘锯齿锐细如针,初时两面有绒毛,后变光滑;叶柄长2.5~7厘米。伞形总状花序,有花7~10朵;花梗长1.5~3厘米;苞片2,针状;萼片基部狭窄,有腺状锯齿。内面有黄色细毛;花瓣5,白色,卵形;雄蕊20;花柱5或4,与雄蕊约等长,光滑。梨果球状卵形,直径2.5~3厘米;先端留有残萼;果梗长3~4厘米;果皮黄白色,稍有斑点。花期4月。果期9月。
分布华北、西北和辽宁等地。
②沙梨
乔木。小枝光滑或幼时有毛。叶略革质;卵状长椭圆形或卵形,长7~13厘米,宽4~8厘米,先端长尖,基部圆形或近乎心脏形,或广楔形,边缘密生刺尖状锯齿,两面无毛,或嫩枝叶有绒毛;叶柄长3~4厘米。伞形总状花序,有花6~9朵;萼片5,自基部分裂,三角状卵形,先端长尖,长0.6~1厘米,较花托长2倍,缘有腺质锯齿,内面基部有黄毛;花瓣5,卵形,长1.5~4.5厘米,白色,先端有不规则的缺刻,基部有短爪;雄蕊20;花柱5或4,无毛,与雄蕊同长。梨果近球形,皮赤褐色,或青白色:果肉稍硬,顶部无残萼。种子楔状卵形,稍扁平,黑褐色。花期4月。果熟期9月。
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淮河流域。
③秋子梨
乔木。嫩枝有绵毛,旋即脱落。叶近圆形或广卵形,长5~10厘米,宽4~8厘米,先端尾尖,边缘有刺毛状尖锯齿,基部通常圆形,有时心形,两面无毛,光泽;叶柄长2~6厘米,幼时有毛。伞形总状花序,有花6~12朵:萼片三角形,先端渐尖,边有绒毛;花瓣白色;雄蕊多数。梨果近球形,径长1.5~6.5厘米,暗绿色稍带褐色,或黄色,常有红色斑点;花萼宿存;果柄直生,不下垂,长1.5~2厘米。花期4月。果期9月。
分布我国东北及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化学成份】
沙梨果实含苹果酸、柠檬酸、果糖、葡萄糖、蔗糖等。
白梨果实含蔗糖、果糖等。
【性味】
甘微酸,凉。
①《日用本草》:甘,酸,平。
②《本草再新》:味甘,性微寒,无毒。
【归经】
入肺、胃经。
①《本草经巯》:入手太阴,兼入足阳明经。
②《要药分剂》:入心、肺二经,兼入肝、胃二经。
【功能主治】
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治热病津伤烦渴,消渴,热咳,痰热惊狂,噎膈,便秘。
①《千金·食治》:除客热气,止心烦。
②《唐本草》:削贴汤火疮,不烂、止痛、易差。又主热嗽,止渴。
③《食疗本草》:胸中痞塞热结者可多食好生梨。卒闇风失音不语者,生捣汁一合顿服之,日再服。
④《日华子本草》:消风,疗咳嗽,气喘热狂;又除贼风、胸中热结;作浆吐风痰。
⑤《开宝本草》:主客热、中风不语,又疗伤寒热发,惊邪,嗽,消渴,利大小便。
⑥《滇南本草》:治胃中痞块食积,霍乱吐泻,小儿偏坠疼痛。
⑦《纲目》: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
⑧《本草通玄》: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
⑨《本草求原》:梨汁煮粥,治小儿疳热及风热昏躁。
【用法用量】内服:生食、(去皮、核)捣汁或熬膏。外用:捣敷或捣汁点眼。
【注意】
脾虚便溏及寒嗽忌服。
【附方】
①治太阴温病,口渴甚者:甜水梨大者一枚。薄切,新汲凉水内浸半日,(捣取汁)时时频饮。(《温病条辨》雪梨浆)
②治太阴温病口渴甚,吐白沫粘滞不快者: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用蔗浆)。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梨 消渴 热咳 痰热惊狂 噎膈 便秘 果宗 玉乳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