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心
【出处】《食性本草》
【拼音名】Lián Zǐ Xīn
【别名】薏(《尔雅》),苦薏(《本草图经》),莲薏(《纲目》),莲心(《本草再新》)。
【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成熟种子的绿色胚芽。秋季采收莲子时,从莲子中剥取,晒干。
【生境分布】主产湖南、湖北、福建、江苏、浙江等地。
【性状】干燥的莲心,略成棒状,长1.2~1.6厘米。顶端膏绿色,有2个分歧,一长一短,先端反折,紧密互贴,用水浸软后展开,可见2片盾状卷曲的幼叶。中央的胚芽直立,长约2毫米。基部胚根黄绿色,略呈圆柱形,长2~4毫米。质脆,易折断,断面有多数小孔。气无,味苦。以个大、色青绿。未经煮者为佳。
【化学成份】含莲心碱、异莲心碱、甲基莲心碱、荷叶碱、前荷叶碱、牛角花素、甲基紫堇杷灵、去甲基乌药碱。又含水犀草甙、金丝桃甙、芸香甙等黄酮类。
【药理作用】降压作用、从莲子心提出莲心碱结晶,有短暂降压之效,改变为季铵盐,则出现强而持久的降压作用。氧位甲基-莲心碱硫酸甲酯季铵盐对迷走神经节阻滞作用强而持久,但并不是通过迷走神经而致持久降压;脊髓猫和狗头交叉循环试验都指出其降压机理主要是外周作用。莲子心非结晶生物碱Nn-9,具有较强降压作用。麻醉猫静脉注射1~2毫克/公斤,可降低原血压水平约50%,维持2~3小时;狗血压于半小时即恢复;兔子不降压。有快速耐受性。经进一步实验,证明此生物碱降压机理主要是释放组织胺,使外周血管扩张,其次与神经因素也有关。
【性味】
苦,寒。
①陆玑《诗琉》:味甚苦。
②《纲目》:苦,寒,无毒。
③《重庆堂随笔》:甘苦咸。
【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肺、肾三经。
【功能主治】
清心,去热,止血,涩精。治心烦,口渴,吐血,遗精,目赤肿痛。
①《食性本草》:生取为末,以米饮调下三钱,疗血渴疾、产后渴疾。
②《日华子本草》:止霍乱。
③《大明一练志》:清心去热。
④《医林纂要》:泻心,坚肾。
⑤《本革再新》: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消暑除烦,生律止渴,治目红肿。
⑥《随息居饮食谱》:敛液止汗,靖热养神,止血固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入散剂。
【附方】
①治太阴温病,发汗过多,神昏谵语者:元参心三钱,莲子心五分,竹叶卷心二钱,连翘心二钱,犀角尖二钱(磨,冲),连心麦冬三钱。水煎服。(《温病条辨》情宫汤)
②治劳心吐血:莲子心、糯米。上为细末,酒调服。(《百一选方》)
③治遗精:莲子心一撮,为末,八层砂一分。每服一钱,白汤下,日二。(《医林纂要》)
【各家论述】《温病条辨》:莲心,由心走肾,能使心火下通于肾,又回环上升,能使肾水上潮于心。
【摘录】《*辞典》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莲子心 心烦 口渴 吐血 遗精 目赤肿痛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