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
田间管理 段木栽培灵芝,越冬期间仍应保持沙土湿度,防止菌丝脱水死亡,第2年气温回升至25℃以上时再按上述方法管理,较大段木可产芝2~3年。1.生物学特性:灵芝为腐生菌,由于可寄生在活树上,故又称为兼性寄生菌。生长的温度为3-40℃范围,以26-28℃最佳。在基质含水量接近200%,空气相对湿度90%,pH5-6的条件下生长良好。灵芝为好气菌,子实体培养时应有充足的氧气和散射的光照。
2.栽培技术:2.1.菌种分离和培养:菌种分离可用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去皮后煮水1000ml,加入琼脂20g、葡萄糖20g),高压灭菌后倒入无菌培养皿内一薄层,采新鲜灵芝用75%乙醇进行表面消毒,切取菌盖与菌柄之间一小块组织,接种于培养基上;也可在无菌条件下采孢子,播种于培养基上,在25-28℃下培养3-4天,菌丝发出后转管即为母种。母种在PDA培养基上转接扩大培养成原种,即可用来接二级菌种。
2.2.栽培方法:人工栽培可采用瓶(袋)栽或段木栽培:2.2.1.瓶栽和袋栽:以瓶栽较普遍,也可用塑料袋栽。二级菌种培养基成分为阔叶树锯木屑70%,麸皮28%,蔗糖2%,调至含水量200%,装瓶或袋。高压灭菌后[ 压力147.1kPa(1.5kg/cm2),2小时 ],接入原种,温度控制在28℃左右,约15-20天菌丝即可长好,即为二级菌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及温度等条件与培养二级种相同,也可用棉子皮75%,麸皮25%,加水后灭菌,接入二级菌种,在室内暗光下培养,约25天左右菌丝便可长满瓶或袋。打开瓶盖温度仍控制在26-28℃,相对湿度85%-95%,散射光、通气良好的条件下,约45-60天便可完成现蕾、子实体成熟、散撒孢子等过程。
2.2.2.段木栽培:在100ml水中加蔗糖2g,麦麸5g配制成营养液,选硬质树枝截成2cm长小节,放入液中煮30分钟,取出后将树枝4份与麦麸和木屑1份混合,装瓶灭菌后接入原种,菌丝长满后即可接段木。选直径8-15cm的榆、杨、桦、栎、桉、洋槐等树种,秋冬落叶后砍伐,截成段架晒,次年5月下旬接种,在段木含水量40%-45%时,在其上打孔,放入少量木屑菌种后打入菌枝,如用纯木屑菌种,加盖后用蜡封孔。接种后码成井字形,高1m,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持25-28℃下发菌,并常翻堆使发菌均匀,20-30天发菌结束,将段木横卧地面,用湿沙土覆盖,保持湿度,塑料薄膜覆盖,并搭设荫棚,常浇水保湿,越冬加厚盖木,翌年清明前后取出染菌棒,截成15-20cm长节,垂直埋入砂质酸性壤土中,深度为段木全长的2/3-3/4,露出地面3-4cm,加强遮荫、喷水等措施,保持芝场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2个月后即可采收。 田间管理 段木栽培灵芝,越冬期间仍应保持沙土湿度,防止菌丝脱水死亡,第2年气温回升至25℃以上时再按上述方法管理,较大段木可产芝2-3年。
【性状】
1.性状鉴别(1)灵芝 子实体伞形,菌盖(菌帽)坚硬木栓质,半圆形或肾形,宽12-20cm,厚约2cm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灵芝 心悸 失眠 头晕 神疲乏力 灵芝草 木灵芝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