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词典 --> 中药词典L --> 老鹳草

老鹳草

老鹳草用于祛风通络;活血;清热利湿。主治风湿痹痛;肌肤麻木;筋骨酸楚;跌打损伤;泄泻痢疾;疮毒。
膜质,背面有3脉,沿脉具白色长毛;花瓣小,紫红色,稍长于萼片;花丝下部卵形,花药近圆形,紫红色;子房绿色,柱头紫红色,均被白毛。蒴果长约1.7cm,有柔毛。花期6-7月,果期7-8月。

5.块根老鹳草 多年生草本,高20-60cm。根茎短,直立,下部生有一簇长纺锤形的肉质块根。茎直立,近无毛,常二歧分枝。叶对生;下部茎生叶具长柄,长达10-15cm,向上渐短,顶部叶无柄;托叶披针形或卵形,先端渐尖,长5-10mm;叶片肾状圆形,长3-4cm,宽5-7cm,掌状7深裂几达基部,裂片菱状卵形或披针形,不规则羽裂;小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椭圆形,宽2-3mm,锐尖头,上面及边缘密生稍贴伏的白毛,下面疏生长状毛。花序腋生或顶生,柄长3-6cm,纤细,通常具2花;花柄丝状,长2-3cm,有倒生疏微柔毛,在果期顶部弯向上;苞片披针形,长渐尖;萼片卵形,近无毛;花瓣淡紫色,长约7-12mm;花丝基部扩大部分具缘毛。蒴果有毛,长1.2-2cm。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 生于山坡、草地、田埂、路边及村庄住宅附近。

2.生于山坡草地、平原路边和树林下。

3.生于河岸、湿地、山林下、林旁、路边及山地。

4.生于潮湿山坡、路旁、田野、杂草丛中。

5. 生于草甸、林缘、灌丛间。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及云南西部、西藏等地。

2.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地区及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3.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湖北、四川、西藏等地。

4.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西南各地。

5.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湿。喜阳光充足。以疏松肥沃、湿润的壤土栽种为宜。

栽培技术 用分根繁殖。冬季倒苗后至早春萌芽前挖掘老根,分切数块,每块具有芽。按行株距25cm×25cm开穴,每穴栽种1块,覆土压实,浇水。

田间管理 出苗后要中耕除草、追施人粪尿,冬季倒苗后,清除枯株残叶,培土,施厩肥、堆肥等。

【性状】

性状鉴别 (1)牻牛儿苗全株被白色柔毛。茎类圆形,长30-50cm或更长,直径1-7mm,表面灰绿色带带紫色,有分枝,节明显而稍膨大,具纵沟及稀疏茸毛,质脆折断后纤维性。叶片卷曲皱缩,质脆易碎,完整者为二回羽状深裂,裂片狭线形,全缘或具1-3粗齿。蒴果长椭圆形,长约4cm,宿存花柱长2.5-3cm,形似鹳喙,成熟时5裂,向上卷曲呈螺旋。气微,味淡。

(2)老鹳草茎较细,直径1-3mm,具纵沟,表面微紫色或灰褐色,有倒伏毛。叶肾状三角形,3-5深裂,裂片近菱形,边缘具锯齿,两面具伏毛。葫果长约2cm,宿存花柱长1-2cm,成熟时5裂,向上卷曲呈伞形。(3)西伯利亚老鹳草茎多分枝,略有倒生毛。叶肾状五角形,掌状5深裂,裂片卵状披针形,羽状深裂或齿状深缺刻,有毛。蒴果长1.5-2cm,宿存花柱成熟时5裂,向上卷曲呈伞形。(4)尼泊尔老鹳草茎直径l-3mm,表面灰绿色或紫红色,有纵沟及稀疏毛。叶肾状五角形,掌状3-5深裂,边缘有缺刻,被毛。蒴果长约1.7cm,宿存花柱熟时5裂,向上反卷。(5)块根老鹳草根茎短,下部簇生近纺锤形的粗根。茎常二歧分枝,近无毛。叶肾状圆形,掌状7深裂几达基部,裂片不规则羽状分裂。蒴果长1.2-2cm,余同上种。均以色深绿、花果多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l)牻牛儿苗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与毛基相连的表皮细胞具角质纹理。非腺毛较多,单细胞,长76-612μm,直径约22μm,壁具细小疣状突起。腺毛头部单细胞,类圆形或扁圆形,直径13-16μm;柄部1-4细胞,基部细胞常较长。气孔不定式或不等式,副卫细胞4-6个。叶肉中草酸钙簇晶较多,也有圆簇状结晶,直径11-34μm。(2)老鹳草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深波状弯曲,有时呈连珠状增厚。非腺毛多为单细胞,少数为2-3细胞,长

|<< << < 1 2 3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老鹳草  风湿痹痛  肌肤麻木  筋骨酸楚  跌打损伤  泄泻痢疾  疮毒  五叶草  老官草  五瓣花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老鹳草        下一篇:龙利叶

>> 返回中药词典L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