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鹳草
主产于河北、山西、山东。此外,河南、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亦产。
②短嘴老鹳草
为植物老鹳草、尼泊尔老鹳草、西伯利亚老鹳草等的干燥全草。茎较纤细,长约30厘米,直径约1~2毫米。节间短,多在5厘米以下。叶片裂片较宽。果实较小,花长3~5毫米,嘴长1~1.5厘米。其余与长嘴老鹳草同。无臭,味淡。以灰绿色、果实多、无根及泥土者为佳。
主产于云南、四川、湖北。此外,东北及新疆等地亦产。
【化学成份】
牻牛儿苗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牻牛儿醇。又含槲皮素及其他色素。
日本产的尼泊尔老鹳草全草含有鞣质、没食子酸、琥珀酸、槲皮素及其甙类等。其叶中含鞣质最多,且其鞣质的含量能随季节变化,一般在12月至次年2月间含量最低,而后逐渐加多,至6~8月间含量最高。叶中尚分离出山柰甙。
【药理作用】
①牻牛儿苗
㈠抗菌作用:全草煎剂在试管内对卡他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弗氏痢疾杆菌、β-链球菌、肺炎球菌等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所含鞣酸对其抑菌有一定影响。㈡抗病毒作用:全草煎剂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京科68-1株和副流感病毒I型仙台株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鸡胚,用血球凝集试验);其叶和茎均对前者作用较强,根部作用较弱;所含鞣酸对其抗病毒作用影响不大。通过鸡胚对流感病毒抑制的筛选试验,老鹳草有一定抑制作用。
②尼泊尔老鹳草
㈠抗菌作用:因含鞣质,故在体外(平碟法)试验中,25%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的抑菌作用,但对大肠杆菌较差,对绿脓杆菌则几乎无效。㈡止泻作用:日本产尼泊尔老鹳草的水溶性提取物,对兔有一定止泻作用。兔空腹服其煎剂或干燥提取物,都能抑制十二指肠和小肠的活动,并促进盲肠的逆蠕动,因而出现止泻作用;但剂量过大,则能促进大肠的蠕动而出现泻下作用。故其作用与阿托品是不同的。止泻的有效成分除鞣质外,似尚有能使肠粘膜特别是大肠粘膜收敛的物质。㈢其它作用:兔口服水提取物,能增加血液凝固,可能与所含鞣质有关(在肠中转变成没食子酸,而后以碱盐的形式被吸收)。
【炮制】拣去杂质,除去残根,用水洗净,捞出,切段,晒干。
【性味】
苦辛,平。
①《救荒本草》:味微苦。
②《滇南本草》:性微温,味苦辛。
【功能主治】
祛风,活血,清热解毒。治风湿疼痛,拘挛麻木,痈疽,跌打,肠炎,痢疾。
①《滇南本草》:祛诸风皮肤发痒。治筋骨疼痛,痰火痿软,手足筋挛,麻木,利小便,泻膀胱积热,攻散诸疮肿毒,退痨热发烧,治风火虫牙,痘疹疥癞等症。
②《纲目拾遗》:去风,疏经活血,健筋骨,通络脉。治损伤,痹症,麻木,皮风,浸酒常饮。
③《现代实用中药》:止久痢,厚肠胃,调中健脾。
④《贵州民间方药集》:治跌打损伤,止刀伤出血,又可止咳,益肺气。
⑤《药材学》:清热解毒。治热病消渴,痈疽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浸酒或熬膏。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附方】
①治筋骨瘫痪:老鹳草、筋骨草、舒筋草,炖肉服。(《四川㈡,药志》)
②治筋骨疼痛,通行经络,去诸风:新鲜老鹳草洗净,置一百斤于铜锅内,加水煎煮二次,过滤,再将滤液浓缩至约三十斤,加饮用酒五两,煮十分钟,最后加入熟蜂蜜六斤,混合拌匀,煮二十分钟,待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老鹳草 祛风 痈疽 跌打 肠炎 痢疾 五叶草 老官草 五瓣花 老贯草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