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节菖蒲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九节菖蒲在历代本草书籍中均指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所谓九节,系描述根茎之环节紧密,如《别录》云:一寸九节者良,与本品显着不同。参见石菖蒲条。
【拼音名】Jiǔ Jié Chānɡ Pú
【英文名】Irkutsk Anemone Rhizome, Rhizome of Irkutsk Anemone
【别名】小菖蒲、外菖蒲、节菖蒲、鸡爪莲、九节离、穿骨七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emone altaica Fisch.ex C.A.Mey
采收和储藏:栽培5年以上采收,5-6月叶枯倒苗前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后搓去须根,簸去杂质。
【原形态】阿尔泰银莲花,多年生草本,高11-23cm。根茎横生,圆柱形,长约4cm,直径2-4mm,节间长3-5mm,有许多须根。基生叶1,有时早枯,不存在;叶柄长4-10cm,无毛;三出复叶,叶片轮廓宽卵形,长2-4cm,3全裂,中央全裂片又3裂,边缘有缺刻状牙齿,有细柄,侧生全裂片不等2全裂,两面近无毛。花葶1,苞片3,轮生,叶状,中上部边缘有不整齐锯齿,具柄。花两性,单朵顶生;花梗长2.5-4cm,被灰色柔毛;萼片7-10,花瓣状,白色,倒卵形或长圆形,长1.5-2cm,宽3.5-7mm,先端圆,无毛;花瓣无;雄蕊多数,长5-6mm,花药长约1mm;心皮20-30,被白色短柔毛,花柱短,柱头小。瘦果卵球形,长约4mm,有白色柔毛。花期3-5月,果期4-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1800m的山地沟谷边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南部、陕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
【栽培】
1.生物学特性 喜高山阴湿环境。荫蔽度为60%-70%。以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腐殖土栽植为宜。
2.栽培技术 用种子或根茎繁植。种子繁殖:5-6月叶片枯黄时,将成熟种子采下,湿沙贮存,7-9月将种子拌草木灰后,撒播畦面,覆土。幼苗于翌年3-4月出土,育苗1年,秋季按行株距10cm×5cm移栽。根茎繁殖:采挖野生九节菖蒲,将细的根茎,剪成3-5cm小段,仍按行株距10cm×5cm开沟,平栽,覆土。地下根茎萌芽力强,次年出苗率在95%以上。
3.田间管理 夏季杂草旺盛,可除草2-3次,秋季再除草松土1次,冬季在畦面覆盖落叶一层。
【性状】
1.性状鉴别 根茎长纺锤形,稍弯曲,长1-4cm,直径3-5mm。表面棕黄色至暗棕色,具多数半环状突起的节,其上有鳞叶痕,斜向交互排列,节上有1-3个突起的根痕。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平坦,色白,有粉性,可见淡黄色小点(维管束)6-12个,排列成环。气微,味微酸。
以色棕黄、断面色白者为佳。
2.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面细胞扁平,外壁增厚,黄棕色。皮层为10余列薄壁细胞,外缘有单个散在的石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壁稍厚,可见纹孔及孔沟。维管束外韧型,较小,6-12个环列;韧皮部细胞扁缩;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髓宽广。本品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单粒呈圆形或椭圆形,脐点裂缝状或点状;复粒由2-3分粒组成。
【化学成份】根茎含棕榈酸(palmit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5-羟基乙酰丙酸(5-hydroxy acetylpropano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白头翁素(anemonin),蔗糖(sucrose),(5R,8R)1,6,9,13-四氧双螺-(4,2,4,2)-十四烷-2,10-二酮〔(5R,8R)1,6,9,13-tetraoxadispiro-(4,2,4,2)tetradecane-2,10-dione〕。
【药理作用】
1.镇静作用 九节菖蒲水煎醇沉液7.418g/kg(1/5LD50),3.709g/kg(1/10LD50)小鼠腹腔注射给药,对硫贲妥钠40mg/kg的催眠作用有明显的加强,呈协同作用。用光电管法记录小鼠自发活动,7.418g/kg腹腔给药,还能明显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并能显着地抑制苯丙胺(4mg/kg)的运动性兴奋(P<0.01)。
2.镇痛作用 皮下注射九节菖蒲用热板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九节菖蒲 小菖蒲 外菖蒲 节菖蒲 鸡爪莲 九节离 穿骨七 解毒 癫痫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