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金沙
【出处】出自《嘉佑本草》
【拼音名】Hǎi Jīn Shā
【英文名】Japanese Climbing Fern Spore
【别名】左转藤灰、海金砂
【来源】
药材基源: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孢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Ophioglossum japonicum Thunb.]
采收和储藏:立秋前后孢子成熟时采收,过早过迟均易脱落。选晴天清晨露水未干时,割下茎叶,放在衬有纸或布的筐内,于避风处晒干。然后用手搓揉、抖动,使叶背之孢子脱落,再用细筛筛去茎叶即可。
【原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长1-4m。根茎细而匍匐,被细柔毛。茎细弱、呈干草色,有白色微毛。叶为1-2回羽状复叶,纸质,两面均被细柔毛;能育羽片卵状三角形,长12-20cm,宽10-16cm,小叶卵状披针形,边缘有温齿或不规则分裂,上部小叶无柄,羽状或戟形,下部小叶有柄;不育羽片尖三角形,通常与能育羽片相似,但有时为1回羽状复叶,小叶阔线形,或基部分裂成不规则的小片。孢子囊生于能育羽片的背面,在2回小叶的齿及裂片顶端成穗状排列,穗长2-4mm,孢子囊盖鳞片状,卵形,每盖下生一横卵形的孢子囊,环带侧生,聚集一处。孢子囊多在夏秋季产生。同属植物小叶海金沙Lygodium microphyllum(Cav.)R.Br.的全草,在广东、广西民间亦同供药用。与上种的主要区别点:羽片为1回羽状复叶,小叶片基部有关节。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阴湿山坡灌丛中或路边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地区及陕西、甘肃。
【性状】
1.性状鉴别 孢子粉状,棕黄色或黄褐色。质轻滑润,撒入水中浮于水面,加热后则逐渐下沉,燃烧时发出爆鸣及闪光,无灰渣残留。气微,味淡。
以色棕黄、体轻、手捻光滑者为佳。
2.显微鉴别 孢子淡黄色,四面体形,辐射对称。极面观钝三角形,赤道面观超半圆形,极轴长58-72(-97)μm,赤道轴长70-108μm;周壁具瘤状纹饰,有的周壁开裂或脱落,外壁光滑;具3裂缝。
【化学成份】含脂肪油。另含一种水溶性成分海金沙素(Lygodin)。 从孢子中分得反式-对-香豆酸(trans-p-coumaric acid)。另含脂肪油,经分析有肉豆蔻酸(0.15%)、棕榈酸(10.85%)、十六碳烯酸(0.55%)、硬脂酸(2.46%)、油酸(48.77%)、亚油酸(39.56%)、十八碳三烯酸(0.35%)、廿碳烷酸(0.88%)。
【药理作用】
1.反式-对-香豆酸50mg/kg十二指肠注入,对大鼠具有利胆作用,给药后24小时达到最大效应,可持续4-5小时,胆汁平均增加20%,但不增加胆汁中胆红素和胆固醇的浓度,与去氧胆酸相比,其利胆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基本相同,但起效缓慢。
2.海金沙中的反式对-香豆素有利胆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增加胆汁中水分的分泌,但并不增加胆汁中胆固醇和胆红素的分泌。其利胆强度与去氢胆酸相似,但克服了去氢胆酸引起的肝劳损和利胆减退不良反应,毒性也较低。海金沙中的咖啡酸也有利胆保肝作用。但亦有文献报道海金沙并无利尿作用。
3.有文献报道病人一次服海金沙150g(煎服)后不久出现舌麻、恶心、头晕、畏寒、尿频等严重不适症状。
【性味】甘;淡;寒;无毒
【归经】小肠;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通淋。主治热淋;血淋;沙淋;白浊;女子带下;水湿肿满;湿热泻痢;湿热黄疸;吐血;衄血;尿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9g,包煎;或研末,每次2-3g。
【注意】肾阴亏虚者慎服。
【附方】①治小便不通,脐下满闷:海金沙一两,腊面茶半两。二味捣研令细。每服三钱,生姜、甘草汤调下。(《本草图经》)②治热淋急痛:海金沙为末,生甘草汤冲服。(《泉州本草》)③治胃淋:海金沙、滑石各一两(为末),甘草二钱半(为末)。上研习。每服二钱,食前,煎麦门冬汤调服,灯心汤亦可。(《世医得效方》海金沙散)④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海金沙 热淋 血淋 沙淋 白浊 左转藤灰 海金砂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