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蝰
海蝰用于祛风;清湿热。主治皮肤湿疹;疮疖。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拼音名】Hǎi Kuí
【英文名】Praescutata viperina;Viperine
【别名】海蛇、黑尾海蛇
【来源】
药材基源:为海蛇科动物海蝰除去内脏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aescutata viperina (Schmid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捕得后除去皮和内脏,取肉鲜用或烘干。
【原形态】海蝰,全长约1m。头短宽,与颈部区分不明显。尾侧扁。背面青灰色,有时可辨别出深色菱形斑纹(34-43)+(3-6)个。腹面灰白色或灰黄色。眼前鳞1,眼后鳞2,前颞鳞多为2,偶有1或3,后颞鳞2、3或4。上唇鳞7(3-1-3),偶有8,下唇鳞8或9,偶为10。体鳞多呈六边形,镶嵌排列,具棱或结节;颈部鳞列27-35行,体最粗部鳞列40-51行。腹鳞明显,在体前段者较大,后段者较小;每鳞具2棱。雌性249-300,雄性239-279。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于海洋,常游泳于近海上层。以鳞类为食。卵胎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沿海。
【性味】味咸;性平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清湿热。主治皮肤湿疹;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10-15g。外用:适量,捣涂。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除湿清热功效。主治皮肤湿疹、疮疖。
【摘录】《中华本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海蝰 皮肤湿疹 疮疖 海蛇 黑尾海蛇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