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莲花
【出处】《广西中草药》
【拼音名】Hàn Lián Huā
【别名】金莲花(《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旱金莲科植物旱金莲的全草。秋、冬采全草。
【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攀援状肉质草本,全株光滑无毛。根有时块状。叶互生,盾状近圆形,宽约5~10厘米,有主脉9条,由叶柄着生处向四方发出,边缘有波状钝角,下面通常被毛或有乳凸点;叶柄长10~20厘米,着生于叶片的近中心处。花单-生于叶腋,有长柄;多为黄色或橘红色,宽2.5~5厘米;萼片5,基部合生,其中1片延长成为1长距;花瓣5,大小不等,上面2瓣常较大,下面3瓣较小,基部狭窄成爪,近爪处边缘有毛状裂:雄蕊8,花丝分离,不等长;子房3室,花柱1,柱头3裂,线形。果实成熟时分裂成3个小杉果。花期春、夏。
【生境分布】我国各地存栽培。
【化学成份】
种子含葡萄糖金莲橙、α-苯基桂皮腈、抗菌成分异硫氰酸苄酯970毫克%、脂肪油7.2%或15%,油的皂化部分中芥酸约过半数。
果皮含绿原酸和少量黄酮类。根茎、叶柄、特别是叶中含异槲皮甙、槲皮素-3-三葡萄糖甙、绿原酸。叶含硫氰酸苄酯。花含多种类胡萝卜素、山柰酚葡萄糖甙。
【药理作用】叶或其他部分所含之挥发性成分,为广诺抗菌素(德国制剂名Tromalyt)。对革兰氏阴性或阳性细菌在体外的有效浓度为1:1000000~30000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抗酸杆菌以及某些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多数能形成芽胞的细菌和眼感染中的微生物亦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它还能增加氯霉素的抗菌效力,以幼嫩植物之效力较好,茎其次,根则无效,水汽蒸馏所得之部分的效力不够好。有效成分为亲脂性、难溶于水(可作成乳剂使用)的异硫氰酸苄酯(苯芥子油)。经化学与生物学(大肠杆菌生长时之氧耗量、对豚鼠的降低体温作用)检定,证明Tromalyt即为异硫氰酸苄酯。经胃、十二指肠易于吸收,排泄之主要途径为肾,呼吸道及口腔粘膜也有排泄(口服后1~3小时即排出)。成人在服后4~6小时尿中达最高浓度。给豚鼠长期服用(3个半月)对排泄器官并无刺激症状发生,内脏的组织学检查也无明显病变,血象除大淋巴细胞数有增加外,余均正常。豚鼠的嗜伊红细胞不增多,亦无气喘,故未发生过敏现象,但服后2~3周在颈背皮肤上有溃烂,粪便中无排出,不引起腹泻,亦不扰乱肠菌丛。旱莲花还有非特异性的刺激作用,能使网状内皮系统之活动增加;从而增强机体防御能力及痊愈过程。临床上可用于一般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口腔炎及尿路感染。副作用可有尿频,胃部不适,婴儿可发生呕吐。曾有小孩用药6天后发皮疹者,局部应用有发赤作用。对菌血症、胆道或肠道感染不适用。Tromalyt急性毒性为:小鼠、豚鼠、大鼠腹腔注射之半数致死量分别为76~107、68、72毫克/公斤;口服则分别为134、81、128毫克/公斤。
【性味】《广西中草药》:辛,凉,无毒。
【功能主治】
①《广西药植名录》:治疮毒。
②《广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治目赤肿痛,恶毒大疮。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
【附方】
①治目赤肿痛:金莲花、野菊花各适量。捣烂敷眼眶。(《广西中草药》)
②治恶毒大疮:金莲花、雾水葛、木芙蓉各适量。共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摘录】《*辞典》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旱莲花 目赤肿痛 恶毒大疮 金莲花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