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加俊: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在重庆市中医院这个全市科目最全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每天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而作为医院的一大特色的骨伤科,更是应接不暇。
王加俊,重庆市中医院骨伤科一名的普通医生,个子不高,戴着一副宽边眼镜,尽管年龄不大,但却睿智、成熟,有一种儒雅的书生气。
勤学善思 苦钻业务
王加俊当时参加高考时的愿望,就是想当一名医生,因为医生是个备受尊敬、令人羡慕的职业。考上成都中医药大学后,他一直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读书求学,未敢有丝毫懒惰。2006年,王加俊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分配到重庆市中医院骨伤科,一转眼在医院已有13年了。
对于忠爱的事业,王加俊如饥似渴,把全部身心都用在工作上,他刻苦钻研医学理论,努力参加临床实践,不断提高医疗诊治水平。作为科室一线骨干,每年他参与的大大小小的手术达300多台次,数千例门诊工作,无任何医疗事故,除了看病或会诊,他很多时间用在查病历和看影像胶片上,仔细揣摸,认真思考,从中总结出很多实际经验。科室的同事们说,王加俊不是在门诊或病房,就是在办公室的电脑前。
王加俊把学习作为自己前进的巨大动力。他先后争取到了去四川省骨科医院、重医附一院关节外科中心及创伤骨科进修、学习的机会,每天坚持阅读专业医学文献,参加科研工作,以开阔视野,丰富学术内涵。对于一些年青的医务人员来讲,要应付每天的工作量,已经让人筋疲力尽,而王加俊却始终精神饱满,不知疲倦,每天坚持记录整理病案,将诊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寻找科学的治疗途径,目前,他参与重庆市卫健委科研课题3项,还在一些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文。
“白衣天使”肩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王加俊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就始终牢记着一个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丝毫不敢懈怠。一年365天,他经常七点上班,晚上七八点才能下班,每天工作通常在12小时以上。如果有手术,下班时间更难预料,他往往就在办公室休息。多年来,由于刻苦钻研,他造就了较强的医疗理论水平和扎实的专业实践技能,对复杂骨折的修复重建、髋膝关节置换、膝关节镜手术等都有了独到的医治经验,尤其擅长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他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因为他深知,手术中医生的一个小小失误,就可能对患者造成难以补救的伤害,这是完全不允许的。对患者提出的各种治疗要求,他尽可能给予满足。比如有的患者不愿手术,怕手术经费高,要求保守治疗,王加俊不顾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尽全力细心医治。
关爱病人 医患情深
王加俊视病人为亲人,无论什么时候,他总是面带微笑,从不计较亲疏、贵贱、贫富,往往在他身后,总有一群人排队等他看病或咨询。在看完病后,他还耐心为患者讲解中医的治未病知识以及如何促进康复,让患者缩短治疗周期。因此,王加俊和很多患者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与王加俊经过一段时间接触后,把他当成了家里人,每逢端午节时,都要亲手制作一些精美的小粽子,亲自送到医院交给他,表达自己一家人对他的感谢。有一次,一位农民工不小心从二楼摔下来,造成膝盖粉碎性骨折,当场膝盖肿得像大萝卜,王加俊争分夺秒给他做了手术,不到2个月,这个工人不但可以走路,而且活动自如。工人感激地说:“您不仅治愈了我的脚,而且挽救了我的家庭,如果我不能上班了,那我的家庭也就毁了。”
王加俊谦逊地说,我没有什么傲人的业绩,我做的只是让病人加快康复,为他们免除病痛的工作。习总书记教导我们:“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王加俊正以自己的行动,履行着总书记的教诲。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马祥海:遵古方秉古法传承名药技艺 下一篇:刘文璋:老骥伏枥有丹心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