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南北朝时期医德发展概况
我国传统医德发展到汉代有了长足的进步。汉代医学人才辈出,他们在对医学做出重大成就的同时也为医德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仲景是汉代杰出医学家,他在东汉末年著有闻名的《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巨著开创了中国医学(理、法、方、药)辩证论治体系。该书流传到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在日本的影响甚至超过《黄帝内经》。这部巨著中的“自序”是一篇具有很高价值的医德文献。“自序”对医学的性质、宗旨、医学道德、医学的发展都作了精辟论述,指出治病是不分贫富贵贱,是“上以友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可保身长全”的人类共同需要的科学事业。“自序”中指出医生要“精究方术”与“爱人知人”。他对当时因战乱和疾病流行而失去救治的广大病人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并对当时医界中“不流神医药”而“竟逐荣势”的医疗作风予以愤怒地指责。“自序”中不少关于医德的论述,一直为历代医家所称颂。张仲景当时被称为“医中之圣”,他的学说至今仍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东汉末年的华佗是我国历史上民间传说众多的医家,近人誉他为外科鼻祖。他医术精湛,熟练地掌握了养生、方药、针灸和手术等治疗手段,精通内、外、妇、儿各科。他临证施治,诊断精确;他医德高尚,不慕名利,不攀权贵,坚持为民治病,乃至在旅途中也为患者开处方、扎针。除了为人民群众治病外,他还有两大发明:一是发明了麻醉药,即“麻沸散”,可在全身麻醉下为病人进行外科手术;一是创立“五禽戏”,教人锻炼身体。这两大发明为人类身体健康作出了贡献。
南北朝时期,在继承前人朴素人道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崇尚医学人道主义的医学理论,早期医德规范、医德准则、医疗道德以及性道德等,出现了一批像阳泉(约公元239—294年)、王叔和(约公元256—316年)等崇尚医德、严谨治学、精心诊治、济世救人的医家。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秦以前的医德发展概况 下一篇:董奉“杏林”医德典故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