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诊疗中的另类思路
荨麻疹服药期间受凉干呕
一位荨麻疹病人,自述复发性口腔溃疡20年,多处治疗无效,遂用西瓜霜喷雾剂,用了1年多。口腔溃疡似乎好了,但发荨麻疹1年,身痒多次治疗未愈。第3次转方后反馈服药期间没胃口想吐,而且有反复加重趋向。自己用药心里有数,不是药物问题。是因受凉导致邪入少阳,嘱患者加服小柴胡颗粒。喝3次干呕消失,胃纳好转。但是病人记忆里不记得吃了小柴胡颗粒干呕好转,一直记在心头的是喝药干呕,然后干呕的记忆无限放大,最后变成中药有毒,喝药干呕。给她解释是受凉缘故,但是病人坚决否认受凉,无外感风寒。服药期间常有外感或者饮食导致的节外生枝变症,遇此变数常有,医者不必质疑自己。
关于这个问题,清代高世栻所著《伤寒大白》说得很清楚:“内伤身痒,有实有虚;外感身痒,悉是表汗未出。故太阳病有身痒之条,阳明病有身如虫行,皆是表邪无从而出,故身痒但坐以汗出不彻之故。夫表有风寒,则身痛;表有风热,则身痒。总之,阳邪怫郁于肌表不得汗出,则皮肤作痒。太阳身痒,羌独败毒散。若阳明身痒,干葛防风汤。少阳身痒,柴胡防风汤。”《素问玄机原病式》谓:“腠理闭密,阳气郁结,不得散越,则发痒。故仲景用麻黄桂枝各半汤,辛散表邪。阳明篇曰,此久虚故也。言元气久虚,津液不足之人,又冒外邪,因久虚之故,不能作汗逐邪,当散表邪,非言久虚而用补药。”《类证活人书》妄以术附汤、黄建中汤治,最为遗祸。
外感风寒合并肾阳虚证见热象
有个肾阳虚遗尿的人,一天早上反馈说尿急、尿频、尿热,小腹胀。对方发的是微信语音,听声音,音重,估计又感冒了,她说夜里睡觉吹风扇,这个症状是风寒感冒?还是膀胱炎,阴道炎?还是肾阳虚小便不利?我的理解是:小便在膀胱里靠阳气蒸化排出来,受凉了,阳气不足了,小便停留在膀胱里,闷着发热了,出现尿急、尿频、尿热的症状。
建议用药:风寒感冒颗粒+复方石韦胶囊+金匮肾气丸(或知柏地黄丸),服用3日。
张仲景的伟大在于,把伤寒与基础病结合后的病症都研究透了,所以感冒是个框,啥病都可以装。
病人原肾阳不足,后寒邪直中膀胱。为什么金匮肾气丸和知柏地黄丸都可以用?从理论上来看,是自相矛盾的。但从实际临床来说,此应用非常灵活。用知柏地黄丸的理由是尿热,用金匮肾气丸的理由是素体肾阳虚。中成药力度小,且服用仅3天。所以这里用两种药均可没有冲突,且救急效果更好。等感冒和现有尿急、尿频、尿热症状解除,后续治疗还是要以温补肾阳,引火归元为主。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杂病诊疗 荨麻疹 外感风寒 肾阳虚证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活血五法”治疗顽固性痤疮 下一篇:无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