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年司天方敷和汤治疗验案
蛛网膜下腔出血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约10%的患者在接受治疗以前死亡,30天内病死率约为25%或更高,再出血的病死率约为50%,2周内再出血率为20~25%,6个月后的年复发率为2~4%。中医药治疗是否能减少死亡率,改善预后一直是临床关心的问题。分享一例用司天方敷和汤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案例,以期与同道共同探索。
朱某,男,1969年农历4月31日生人。2019年4月30日突发剧烈头痛,血压增高,故到某医院急诊。血压200/100mmHg,CT显为脑桥周围脑池积血,未发现动脉瘤或其他异常,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予以尼莫地平注射液、奥拉西坦注射液、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等治疗。血压仍然居高不下,在170~190/90~100mmHg。患者神志清楚,剧烈头痛,以两侧为重,尤其凌晨三点疼痛剧烈。期间7日未解大便,头痛每日凌晨三点加重,以两侧太阳穴和额头最为明显,头痛有炸裂感,全身疼,饮食无味,血压仍高,请求中医会诊。2019年5月7日会诊:患者神志清楚,面色萎黄,头痛如炸裂,凌晨三点加重。大便7日未解。舌暗淡苔白腻,脉弦。
处方敷和汤加味:生枣仁30(先煎)克,茯苓12克,法半夏12克,广陈皮10克,诃子肉6克,炮干姜6克,五味子10克,生甘草10克,麦冬20克,山药15克。3服,每日两煎温服。
患者服药后当晚血压下降至正常,头痛缓解。次日凌晨疼痛明显减轻,日间排便一次。三日后头痛完全消失。继续服药4服,患者自觉身轻如常。CT复查结果示脑出血灶已吸收。准予出院。
出院后门诊处方:生白术30克,川厚朴10克,法半夏12克,紫油桂5克(后下),小青皮6克,广木香6克,炮姜6克,生甘草10克,麦冬20克,山药15克,车前子20(包)克。7服,每日两煎温服。
随访至今无不适。继续服用7服调理预后。
按:患者为己酉年二之气生人,先天禀赋土运不及,金燥火烈。遇己亥年土运不足,风燥火郁之时发病。核心病机为土虚木乘,金燥火郁。己亥年二之气,太阳寒水加临少阴君火,故宗《内经》气寒气凉,利水清热通阳。辛调其上,以制厥阴。咸调其下,以平相火。故以己亥年司天方敷和汤为主治疗。为防二次出血,出院后继服敷和汤。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王培昌临证特色 下一篇:中医治疗人体感觉缩小症一例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人间四月正芳菲 健康养生顺时“为”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夏至养生
- 旧时光里的中医药创新——记老中医孙复猷发明中药熨疗器
- 有趣的医生“外号”
- 苏东坡的中药诗
- 诗词中的女贞及其药用价值
- 梅雨季节多湿邪 赶走湿气四妙招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