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小儿抽动症验案
患儿小星(化名),男,9岁,陕西眉县人。据其母亲讲,小星从7岁开始出现不由自主地频繁眨眼,随着病程的发展,小星常常会不由自主的喉中发出尖叫声,不能自制。很多时候小星都是在课堂上发生这样的行为的,这严重影响到了老师和其他同学。大家对小星的行为纷纷无法理解,很多同学因此和小星也慢慢疏远了。母亲无奈之下含泪多次向老师以及同学解释小星不是故意的,只是生病了,但随着小星病情的日益严重,身边的人越来越难以接受他。孩子心理越发的委屈,情绪也日渐消沉。在当地医院,以及市上乃至省上就诊多家医院,服用多种中西药(不详)效果均不明显,且对孩子造成的副作用也非常的明显。
患儿发病以来食纳较少,大便干燥,注意力不易较长时间集中,话语少,性格内向,易发怒。形体较为消瘦,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咽红,扁桃体二度大。舌质红苔薄白,脉滑数。
诊断:小儿多动症(脾虚肝郁型)。
治法:健脾平肝,息风镇惊。
方药:龙齿汤加减:茯神9g,龙齿5g,远志5g,菖蒲5g,五味子5g,丹参3g,生地5g,当归5g,炒白术9g,天麻5g,半夏5g,蝉蜕6g,钩藤6g,柴胡6g,酸枣仁6g,沙参6g,栀子3g,黄芩3g,大黄2g,甘草3g(6服)。
6天后二诊:患儿母亲诉其尖叫症状减少,经在诊室观察略有减少,效果不是特别明显。舌红苔薄黄。其余状况同初诊。
辨证:脾虚痰聚,郁而化火。
治疗:健脾化痰,平肝息风。
方药:比金丹加减:党参5g,茯苓9g,炒白术6g,橘红6g,半夏5g,天麻5g,酸枣仁6g,远志5g,白芍5g,炒山药6g,当归5g,川芎3g,琥珀2g,天竺黄3g,胆南星3g,柴胡5g,菖蒲3g,钩藤6g,炙甘草3g,栀子3g(6服)。
6天后三诊:患儿母亲诉尖叫声明显减少,经诊室观察确实减少且音量明显降低。咽红扁桃体略大,便干偶咳,舌红苔薄白。继以二诊比金丹加味:黄芩3g,黄连1g,栀子3g,大黄2g(6服)。
6天后四诊:患儿母亲诉叫声基本消失。经诊室观察偶而有1、2声低音量叫声,仍以比金丹加减6服巩固。至今未有复诊。
小儿抽动症多由五志过极,风痰内蕴引发,病位主要在肝,与心、脾、肾相关。肝体阴而用阳,为风木之脏,主藏血喜条达而主疏泄,其声为呼。而脾主运化水湿、主肌肉,脾虚则肝旺,肝风挟痰上扰,故喉发怪声,眨眼抽搐。此患儿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脾虚痰聚,肝火上扰。在清泻肝火、息风镇惊的同时,加强健脾化痰之功,痰祛火降,故怪声抽动自除。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小儿抽动症 五志过极 风痰内蕴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