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光迪升降汤治胆囊炎
全国知名中医学家、中医各家学说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丁光迪生前留予一剂有名的升降汤方。该方组成:柴胡5g,炒枳壳7g,炙甘草4g,广郁金10g,牡丹皮10g,黑山栀10g,枇杷叶(去毛包)10g。具有升降气机功能,主治胁痛及肝胆道病证。水煎服,1日1剂,每周5剂。笔者认识该方以来,根据组方原理,常用于急慢性胆囊炎病患,取得满意疗效,举例介绍如下:
患者扈某某,女,47岁,2003年2月23日初诊。患慢性胆囊炎10多年,每遇气候骤变、情绪变化、饮食不节等发作,多次做肝胆B超均诊断为慢性胆囊炎。1天前,因饮食不节,导致慢性胆囊炎发作,伴有轻微呕吐,吐出食物及黄胆水,前来就诊。
诊见:体温37.8℃,脉搏7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5/85mmHg,消瘦病容,时有叹息,精神不振,右上腹隐痛,偶有恶心伴轻微呕吐,口干口苦,纳差,小便黄,腹软,右上腹轻微拒按,无反跳痛,墨菲氏征阳性。到县级医院作肝胆B超显示,胆囊壁增粗,余未见异常。胸部正位片显示,心肺未见异常。
诊断:(肝气郁结,脾气不舒型)胁痛(西医诊为慢性胆囊炎)。
方药:柴胡10g,炒枳壳12g,炙甘草5g,广郁金10g,牡丹皮10g,黑山栀10g,枇杷叶(去毛包)10g,白芍药30g,党参10g。水煎服,1日1剂,饭后温服。禁食动物内脏、鸡蛋及其相关食品。治疗3天后,右上腹疼痛明显减轻,呕吐止。治疗1周后,疼痛消失,饮食尚可,精神好转。去党参、白芍药,再服3剂后停药。嘱其调畅情志,禁食动物内脏、鸡蛋及其相关食品。随访3年,未见复发。
丁光迪生前曾对学习中医有这样的寄语:“学中医,早临诊,多临诊,是提高教学质量最好方法;边临诊,边读书,老师临证指导,对读书用书有特别效果,易懂易用,印象较深,较之课堂听课,更易于接受。”丁光迪在中医教育与临证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对于升降汤,丁老解释道,肝脉布于两胁,左右两旁,又为阴阳升降的道路。而肺胃之气上逆,肝胆郁滞失疏,都能病及此位,出现或痞或痛之证。方中柴胡、枳壳、甘草,升降气机;郁金辛香轻扬善通结气;丹皮、黑山栀疏肝利胆;枇杷叶理肺下气。合而用之,能治气滞胁痛主证。
临证中发现,丁光迪升降汤一些药味剂量稍轻,适当加量,收效更快。丁光迪在方后例举了11条加减,其中“病为胆囊炎症胁痛,大便溏泄,去丹皮、枇杷叶,加川芎7g,焦神曲、黄芩各10g,胆胃同治,清化湿热;如果舌红苔白腻湿郁生热,用黄连4g,黄芩10g,炮姜4g,辛苦宣泄。”升降汤运用范围比较广泛,只要辨证得当,均可加减运用于肝胆、脾胃等疾病,尤其是急慢性胆囊炎患者,较为适宜。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丁光迪 升降汤 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 肝胆道病证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升降散加味治牙痛 下一篇:小柴胡汤加味治乳蛾脓腐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