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反流性胃炎一例
陈右,35岁。2017年3月15日初诊。诉近半年来经常胃脘胀痛,口苦,食少,疲乏,大便少,初不在意,偶尔买些中成药服用缓解,严重时腰腹胀疼,以致体重锐减,多方治疗乏效,他院检查,诊为反流性非萎缩性胃炎。脉弦滑,左较右大,舌红苔黄白相间且腻。
诊断:(湿阻中焦,升降失调)胃脘痛(西医诊为非萎缩性胃炎伴反流)。
治则:调中化湿,和胃达脾。
方药:裴氏胆胰合症方:柴胡10g,赤芍10g,枳实10g,甘草6g,川芎6g,香附6g,丹参20g,木香10g,草豆蔻5g,大黄6g,黄连6g,黄芩10g,法半夏10g,元胡10g,川楝子10g,干姜10g,稻芽30g,砂仁10g(碎,后下),益智仁10g。5服。水煎服。
2017年3月20日二诊:服上方,脉弦细滑,舌红苔黄白相间(腻苔已化,未退尽)。原方加白豆蔻6g,以助化中宫之滞。7服。水煎服。
2017年3月29日三诊:自诉早晨6~7点时,有矢气。此阳气升动,左脉弦细,右脉缓。舌红苔淡,舌中有少许薄黄苔。予上方3服,研末,每次6g,每日3次,开水冲服,以期缓图之功。嘱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是诸多医家所提倡的,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教授早在1958年就提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的观点,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也提出,在临床上应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的观点。而裴正学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中西医结合十六字方针。裴老所拟诸多名方皆是在这一思想下形成的,之所以疗效显著,当在意中。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裴正学 反流性胃炎 中医辨证 中药为主 西药为辅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产后癃闭验案 下一篇:三药联用可疏肝解郁,清心安神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