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通为补:路路通
路路通性平,味淡,无毒,归肝、膀胱经,可收敛解毒,祛风通络,利水除湿,临床用治肢体痹痛、手足拘挛、胃痛、水肿、胀满、经闭、乳少、痈疽、痔漏、疥癣、湿疹等,此不赘言。贵州民间常以之治疗荨麻疹,收显著祛风止痒之效。一言蔽之,乃系此物抗过敏作用使然,当可治疗诸多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急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鼻炎、接触性皮炎等。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乃风邪与湿热相结,阻滞肺络,仅用豁痰理气、清肺降逆常法治之,则难平喘息,治疗之要在祛风清热除湿。临证每以贵州石恩权所制祛风解毒汤加路路通,常能提高疗效。喘息日久者,肺之气阴已伤,血运滞涩,可加麦冬、当归、泡参、黄精、山药等。
风水(急性肾小球肾炎) 乃风邪袭肺,肺气不宣,运调失职,以浮肿、高血压、尿少、血尿、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多用祛风解毒汤或防风通圣汤为基本方,视其风热、风湿兼证之别,加用他药,每有良效。于上述基本方中恒选路路通一味,疗效明显。
鼻鼽(过敏性鼻炎或变态反应性鼻炎) 为一种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以突然和反复发作性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为主要症状,部分伴有嗅觉减退,病机复杂,系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候,与脏腑失调有关,尤与肺、脾、肾三脏关系至密。余临证用方,不出玉屏风散、桂枝汤、阳和汤、二陈汤、四君子汤、八味丸类,缓缓服之有良效,路路通常有选用者。
河南名医张鸣钟先生,于本品别有会心。几无一病、无一方不用路路通,可谓真识本品者。昔笔者侍诊于张先生之侧,亲历其治疗诸多疾病,常信手拈来,疗效立现,乃思近人“路路通才薄不堪重用”语,固一家之言,不足为训也。唯张氏认为本品外形类人脑,有补脑益髓之力颇令人费解,盖张氏从传统朴素之取类比象强释其功,不从四气五味入手,诚难以让人折服。然脑部疾病多有风痰湿瘀者,路路通祛风湿、通脑络,以通为补,邪去正复,其补益之力,或可解释。下附张氏验案一则。
朱某,男,70岁。2015年1月10日初诊。嗜好吸烟,有4年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一直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天麻丸、六味地黄丸、辛伐他汀片,病情较稳定。1年来出现头部不自主阵发性摇动,初未重视,近2月病情加重,头部摇动频繁,伴头胀痛,心悸,精神萎靡,失眠,听力差,舌体稍胖大,边有齿痕,舌尖稍红,舌苔白腻稍黄,脉细弱。体查:心率62次/分,主动脉瓣区可闻及明显杂音。空腹血糖:9.2mmol/l。血脂较高。心脏B超:左房增大。主动脉瓣区血流明显加速。二尖瓣、三尖瓣反流。头颅核磁共振示:1.多发性脑梗死。2.脑萎缩。
病机:脾肾虚亏,虚风内动;湿滞热瘀,血脉不和。
治法:健脾益肾,活血祛风,清热化湿,通络逐瘀。
方药:土茯苓汤化裁:土茯苓15g,青防风10g,明天麻10g,全当归12g,大川芎10g,制首乌12g,清半夏12g,生山楂12g,川桂枝10g,炒白芍12g,路路通10g,生甘草6g。6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15年1月16日二诊:头部摇动、胀痛减轻,感咽部灼热,腹胀,余症同前。上方桂枝减为6g,加生薏仁15g,连翘12g,继服6剂。
2015年1月22日三诊:头部摇动、胀痛明显减轻,精神好转,心悸、失眠、腹胀改善,唯咽部灼热感未减轻,二诊方停用桂枝,加玄参10g。6剂。
2015年1月28日四诊:头部摇动、胀痛基本消失,无心悸及咽部灼热感,精神睡眠好,腹不胀。听力、舌脉改变不大,血糖复查:8.1mmol/l。原方6剂巩固之。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路路通 以通为补 肢体痹痛 手足拘挛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寒温调和,涩肠止泻治泄泻验案 下一篇:秦伯未治疗恶寒及恶寒颤栗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