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的中医治疗
我国古代眼科药物发展较早,如先秦古书《山海经》中收载药百余种,其中治疗眼病的有七种;《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种,其中眼科药物七十多种(明目药四十余种,治疗眼病药三十余种),书中所载的黄连、秦皮等,至今仍是中医眼科的常用药物。治疗眼病的主治药物有:①青盲:决明子、芡实等。②目赤肿痛:黄连、决明子等。③目翳:瞿麦、秦皮等。④伤眦:黄连等。⑤多涕泪:菊花、决明子、苦参、白芷等。⑥眼赤白膜:决明子、秦皮等。⑦风邪目盲:防风等。⑧目欲脱:菊花等。⑨面目浮肿:郁李仁、泽泻等。孙思邈所著《千金方》对眼病治疗,除内服药外,还介绍了洗眼法、滴眼法等局部用药,内服药主要为含维生素丰富的营养药,外用药主要有黄连、秦皮、食盐等。
典型案例
肖某,男,8岁,视力左眼0.3、右眼0.8。2016年7月18日初诊,诉双眼视力下降3年,伴视物疲劳,易头汗出,纳可,大便稀,情绪烦躁,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诊断:近视,弱视(肝郁脾虚)。
治法:疏肝健脾。
内服药: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0g,炒白术10g,桂枝10g,茯苓15g,枸杞10g,菊花10g,密蒙花10g,茺蔚子10g,远志6g,蝉蜕6g,炙甘草6g。15剂。每日2次。
针刺:主穴取太冲、足临泣等;配穴取听宫、睛明、耳禾髎、瞳子髎、迎香、承泣等穴位。15次1疗程。
耳穴:取穴眼、目1、目2、肝、肾等,双耳交替使用,以王不留行粒贴于选穴处,每天按压5次,每次1分钟,2天1换。
眼部湿敷:用口服中药汤剂浸透一次性纱布,外敷眼部,1天1次,1次30分钟。
生物电理疗:用生物电理疗仪两个电极分别放于左右太阳穴,1天1次,1次30分钟。
涌泉穴贴敷:用磁朱交泰丸水调和外敷,1天1次。
8月4日二诊:视力左眼1.0、右眼1.2,但仍头汗出。上口服方减去桂枝、枸杞,加竹叶10g,石膏10g,黄芪10g。15剂,余同前。
8月20日三诊:视力左眼2.0、右眼2.0,偶头晕。上方去竹叶、石膏,加枸杞。15剂,余同前。
随访半年无反弹。
医嘱:①注意用眼卫生,少接触电子产品。②做颈部、眼部锻炼。③注意饮食,清淡饮食,不吃辛辣、冰冷、酸咸之品。④注意营养搭配合理,经常吃猪肝和鱼肝油。
按:本例局部的针刺方法,疏通了眼部的经络。湿敷疏通了眼部的气血循环,清热消肿。两太阳穴的理疗,缓解了睫状肌的紧张。颈部的锻炼缓解了颈部肌肉的紧张,从而有利于改善头部的供血。眼部的锻炼缓解了睫状肌的紧张,加强了眼部气血的循环,从而提高了眼睛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个方面,涌泉穴贴敷解决了患者的睡眠不足的问题,休息得好,就缓解了眼部的疲劳。口服中药,具有补肝肾,养肝血,清肝明目等作用,从多个方面调节了五脏六腑的气血,使气血上注于目。以上两点消除了影响视力下降的几个重要病因,并增强了身体体质,使眼睛气血循环正常,供血充足无疲劳。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近视眼 中医治疗 针刺方法 眼部经络 气血循环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