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守方案例二则
治疗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辨证精的,发药稳当,如目中的。守方看似简单,做到绝非易事。复诊之时,患者说药以中病,继续守方服用,自是轻而易举。倘若药后无效,或收效甚微,甚或加重,患者求效心切,守方不变就显得太困难了。尤其难以处理的是,药后不仅未效,反而出现某些“反应”,患者心存疑虑,医者心中无数,于是赶紧“更方”,有的甚至将正确的处方改错。因此,当病人反映药后效果不佳或有不良“反应”时,一定要心有定见,不能为药后有小“反应”而轻易改动处方。《内经》有“药不瞑眩,厥疾弗瘳”。指出有时出现小“反应”,并非都属药物所致,有的甚至是药物奏效的先兆。此时切莫轻易更方。兹举验案二例,以飨读者。
案例一:持之以恒半年起痿
患儿吴姓,男,10岁。初诊于1997年11月26日。三个月前因高热汗出,双下肢疼痛,当地医院以风湿论治,无效。诊见:下肢萎软不能站立和行走,勉强站立时,双下肢发颤,头晕,遗尿,面色淡白,食欲差,皮肤干燥失润泽。舌红,少苔,脉细数。
诊断:痿证。
治法:滋阴润燥,补益精髓。
治疗:三甲复脉汤、复痿汤加减化裁。
处方:药用龟板、鳖甲、牡蛎、当归、白芍、甘草、大枣、粉葛、麦冬、川牛膝、北枸杞、木瓜、生地、怀山药、黄柏、知母等。前后共服药70剂,临床治愈。
本例为热灼津伤,邪热久羁,劫灼真阴,水不涵木,筋脉失养,斯疾成矣。滋填真阴,潜阳息风为其治疗法则。故方用龟板、鳖甲、牡蛎滋阴益髓;当归、白芍、北枸杞、大枣补血益血;生地、黄柏、知母育阴清热;麦冬、木瓜、甘草、偕白芍酸甘化阴;怀山药补虚;葛根输津益筋。服药30剂,病情才稍有好转,已不遗尿,下肢肌肉渐丰满,当服药40剂时,可以扶凳子行走。服至70剂,临床治愈。倘若中途辍止,必前功尽弃。
案例二:效不更方一月疗疮
2006年4月某女,38岁,述去年代人加工廉皮(一种制纸的木本原料),热气薰腾后,遍身出现痒疹,当时未曾介意,拖延日久,遍身身出现红斑肿胀、丘疹、水泡、抓后渗液、结痂,奇痒无比等。曾以抗过敏类西药治疗乏效。现见全身易暴露部位斑疹黯黑,搔起白屑,有的融合成片,有的散发,体无完肤,亦乏润滑光泽。诊为漆毒(过敏性皮炎)。治以凉血解毒,养血润肤。生地15克,玄参15克,丹参10克,丹皮10克,水牛角20克,黄芩10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桃仁8克,红花8克,蝉蜕10克,苦参10克。服药5剂,病有起色。余细析其原委,晓之以理,并嘱其温服、少量、多次,方可避免呕吐。患者始听余言,坚持守方治疗一月余,顽疾告愈。
本例由于腠理不密,感受漆气辛热之毒而成。病延日久,漆毒内郁,化热生风,是证作矣。方用生地、玄参、丹参、丹皮、水牛角,凉血解毒、行血化瘀;黄芩、苦参清热燥湿;白芍、当归、桃仁、红花补血活血;蝉蜕散风热。全方共奏凉血解毒,养血润肤之效。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临证守方 慢性病 三甲复脉汤 复痿汤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images/zyzj.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