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佃贵运用升陷汤验案两则
李佃贵教授不仅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方剂驾驭娴熟,而且对后世各家学说的运用均有独到见解。在临床运用中往往能出奇制胜,虽寥寥数味,但于平凡中见神奇。李佃贵教授在继承和发扬中医学术思想的道路上,创新性地提出中医“浊毒理论学说”。现就升陷汤的临床运用,举验案两则,以供同道参考。
验案一:气短不足以息案
张先生,男,48岁,2013年6月3日前来就诊。诉气短不足以息15年有余,多方治疗无效,听人说这是肝气郁结,自服逍遥丸也不见起色。形体偏瘦,善太息,详细询问,告知吸气费力,感觉气进不去,需努力用力吸入,方感觉畅快。舌质淡红苔薄黄腻,脉沉弱无力。
诊断:大气下陷。
处方:生黄芪18g,知母9g,升麻4.5g,桔梗4.5g,柴胡5g。患者2013年6月8日复诊,诉服5服药后气短不足以息,需努力呼吸症状好转,脉见起而转有力。效不更方,上方又5服,15年多的病告愈。
验案二:四肢萎废不用案
王先生,男,36岁,2015年9月10日前来就诊。近一周突感乏力、头晕、记忆力差、胸闷、心慌、汗出、渐至四肢萎废不用等。就诊时可见两眼无神、面色萎黄、声音低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迟微弱、关部尤甚等。
诊断:痿证(大气下陷)。
处方:生黄芪18g,知母9g,升麻3g,桔梗3g,柴胡5g,山萸肉12g。患者2015年9月13日复诊诉服3服后乏力,心慌汗出减轻,同时四肢感觉有点力气,但是还不足以支撑身体行走。效不更方,上方又7服,2015年9月20日复诊,心慌汗出、乏力、头晕消失,四肢痿废消失,与初诊时判若两人。
升陷汤为近代著名中医学家张锡纯先生所创,收录于《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升陷汤由生黄芪、知母、升麻、桔梗、柴胡五药组成。黄芪既善补气,又能升气,其性稍热,故加知母之凉润者以佐制。柴胡为少阳之药,能引大气下陷者自左而升。升麻为阳明之药,能引大气下陷者自右而升。桔梗为药中之舟楫,能引诸药上达于胸中。
升陷汤用于胸中大气下陷的气陷证,胸中大气实则乃是胸中宗气,而宗气来源于肺所吸入的清气和脾胃的水谷之气相结合。本证多见于体质壮实者、久病体弱重劳者、重体力劳动者饿时强劳者。
上述三种人群容易引起大气下陷证。体壮之人,自感身体强壮,劳作不加节制;体弱之人,本就气血亏虚,不耐重劳,重劳伤气,久致下陷;体力劳动者特别是农民,饮食不规律,饿时脾胃之气乏源,同时加速了脾胃之气的消耗。临床中发现大气下陷的患者体型多瘦。
李佃贵对《医学衷中参西录》升陷汤原文的解释“升陷汤用于治疗胸中大气下陷,气短补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呼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往来寒热,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病证,诚难悉数。”了然于胸,还运用于四肢萎废不用案,或许这就是原文“种种病证,诚难悉数”的延伸吧。
李佃贵教授教导,要想提高临床诊疗能力,应“读经典,跟名师,多临床,善思悟”。只有在不断的继承和创新中,才能发展和提高临床诊疗能力,从而才能延续中医的生命力和活力。读书是基础,临床应善悟。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李佃贵 升陷汤 升陷汤验案 气短不足 四肢萎废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治胆囊癌医案一则 下一篇: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队列研究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