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加减可定胎漏
金·李东垣撰《脾胃论》,创建益气升阳的代表方补中益气汤。方内补中用人参,血糖不高者可用党参代之,生芪、白术、甘草;血为气母,养血补气用当归;升举轻用升麻、柴胡。为防泻利,不用可补中,但淡渗的茯苓、薏苡仁等;补而不滞用陈皮。专治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证类。
胎漏即先兆流产,是妇产科的常见病,由于补中益气汤的补中升举,故上海沈氏女科用其定胎漏有效。临床组方:白参5克(另煎兑服),生芪15克,炒白术10克,当归10克,升麻5克,柴胡5克,陈皮10克。胎前宜清,可选加黄芩10克,竹茹10克,连翘10克,蒲公英10克,黄连5克。补肾养胎可选加川断10克,补骨脂10克,狗脊10克,生杜仲10克,桑寄生10克。养血安胎可选加阿胶珠15克,生地10克,大枣10枚。如仍有呕吐反应,可选加苏梗10克,砂仁10克,竹茹10克;如已见红可选加仙鹤草10克,侧柏叶10克,生牡蛎30克。
验案
李某某,女,30岁。诉怀孕2月余。1周前开始阴道少量流血,时下时止,色淡红,质稀薄。伴腹胀恶心,小腹下坠,腰膝酸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
辨证:脾气亏虚,统摄无权,血溢脉外,故见阴道流血;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故而腹胀恶心,小腹下坠;肾气不足,则腰膝酸痛;脾肾气虚,则流血色淡质稀;舌脉皆为妊娠脾肾气虚之像。病位在脾肾,证属脾肾气虚,胎元不固。
诊断:胎漏(脾肾亏虚,胎动不安证)。先兆流产。
治法:益气升阳,凉血安胎。
处方:《脾胃论》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10克,生芪10克,当归10克,陈皮10克,柴胡5克,黄芩10克,仙鹤草10克,炒白术10克,苏梗10克,川断10克,补骨脂10克,竹茹10克。
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3剂后阴道流血停止,小腹下坠,腹胀腰酸减轻。续服7剂,已无阴道流血,无明显不适,B超检查胎儿生长发育正常。
本案脾肾气虚,以致胎元不固。补中益气投党参、生芪、炒白术。血为气海,补气养血用当归,升阳举陷,轻用柴胡,补而不滞用陈皮,胎前宜清投黄芩,安胎投苏梗,止血选仙鹤草;补肾养胎选川断、补骨脂,止恶选竹茹。方证相符,胎漏得止,胎儿得保。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补中益气汤 胎漏 脾胃论 李东垣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国医大师薛伯寿学术思想概要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眩晕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