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苓汤治疗贲门癌术后泄泻案
患者罗某,男,58岁,2017年06月02日初诊。诉间断性腹泻、水样便20余日,加重5天。患者于2017年5月5日,行贲门癌手术,术后出现腹泻症状,粪质如水样,于西医医院抗炎补液对症治疗,亦曾口服中药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未见明显效果,经人介绍,今就诊于门诊。刻下症见腹泻、水样便,一日十余次,食后即泻,食欲不佳,全身乏力,腹胀,矢气多,舌淡苔白腻,脉沉缓。
诊断:泄泻(脾虚湿盛)。
治则:祛湿和胃、利水止泻。
处方:桂枝15g,茯苓30g,炒白术15g,泽泻10g,猪苓10g,厚朴15g,陈皮15g,车前子30g(包煎),炮姜10g,建曲15g,甘草10g。3服,水煎服,日1剂。
2017年06月05日二诊:患者诉服上方效佳,大便已成形,食欲转佳。
处方如下:党参15g,桂枝15g,茯苓30g,炒白术15g,泽泻10g,猪苓10g,厚朴15g,陈皮15g,车前子30g(包煎),炮姜10g,建曲15g,甘草10g。6服,水煎服,日1剂。
患者术后耗伤正气,脾胃功能受损、运化失调,再以西药大量抗炎补液,势必更加使脾虚湿阻,中阳受损,气化失常,此种泄泻,中药优于西药,抗炎补液徒劳无功,且更加加重病情。复诊时即合四君子汤健脾益气以治本,并配合饮食调理,缓图胃气,以资巩固。五苓散出自《伤寒论》,原方为“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而设。平胃散为《简要济众方》方,平胃者,削平胃中食滞,祛除胃中湿邪之义,是治疗湿滞脾胃的基础方。五苓散温阳利水,平胃散燥湿和胃,两方合而用之,取长补短,各尽其用,组方为胃苓汤,对于治疗体内水液代谢失常类疾病有卓效。方中泽泻以其甘淡,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茯苓、猪苓以其淡渗,增强利水渗湿之力;白术健脾以运化水湿,桂枝温阳化气;炒苍术苦辛温燥,最善燥湿健脾;厚朴苦温芳香、行气散满,助苍术除湿运脾;陈皮理气化滞,合厚朴以复脾胃之升降。胃苓汤的方证要点是:腹痛、泄泻如水样,苔白或略厚腻。临证四十余年来,无论是伤食饮冷,还是肿瘤术后,或放化疗后引起的泄泻,屡用屡效。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调理,自拟治小儿泄泻的验方干姜面糊散,常常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胃苓汤 贲门癌 泄泻 脾虚湿盛 五苓散 平胃散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郁仁存治肝癌重湿、毒、瘀、虚 下一篇:消瘤扶正汤为主治疗双侧后交通性动脉瘤一例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