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鼻疗善治头面痛症
鼻疗法(鼻腔给药)属中医传统外方法之一,包括药物搐鼻、吸鼻、嗅鼻、滴鼻、熏鼻等诸多方式。
中药鼻疗治病广泛,由于鼻居头面,鼻腔投药容易使药物快速地直达病所,所以此法对头面疾病(如头痛、面瘫)疗效较好,其副作用小也安全。现介绍数则鼻腔给药治疗头面病的简效方如下:
头痛
将川芎、白芷、细辛、冰片按10:10:5:1比例备料。使用时研末,用消毒棉球沾少量药粉,在离鼻孔约0.3厘米处吸气,使药物吸入鼻内,每次约1~2分钟,每日2次,7天1个疗程。适用于各类慢性头痛症,如紧张性头痛、血管性头痛、脑外伤头痛等。一般塞鼻2~5分钟即见效,头痛复发时再用仍有效。
川芎性升散,能上行头目,长于祛风止痛、行气活血,为治疗头痛要药;白芷能发散风寒、芳香通窍,可治头面诸痛;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冰片能宣窍醒脑,可起开窍、散瘀、止痛之效。4味合用,对各类头痛可起到开窍祛风、散瘀止痛的效果。
偏头痛
取羌活、川芎各10克,冰片1克,共研细末,密封贮存。治疗时取药末1克,用纱布包裹,塞入鼻腔,右侧头痛塞左鼻,左侧头痛塞右鼻。一般塞10~20分钟,1日2次,7天为1疗程,连用1~3个疗程。适用于偏头痛(血管性头痛),总有效率达95%。起效时间最短10分钟,最长3天。
川芎辛温香窜,善行血中气滞,具有疏通经络、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等功效,对一般风寒、气血不通、痰湿凝滞引起的头痛均疗效极佳;羌活辛苦性温,上升发散,长于搜风通络;冰片可芳香宣窍、止痛,且气味芳香穿透力强,能助药性快速进入中枢神经,发挥通窍、祛风、止痛之效。本方对偏头痛效果明显,且有见效快,无副作用的优点。
三叉神经痛(面痛)
正天丸6克,冰片1克,共研细末,用时取药末1克,纱布包裹塞患侧鼻腔,每日1次,塞鼻1~2小时取下,1周1个疗程,可连用1~3个疗程。
三叉神经痛,多由外感风邪、肝火上炎或久痛入络、瘀血内阻等所致。正天丸能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养血平肝,功效与证相符。冰片芳香走窜,通诸窍止痛,还能助药渗透吸收,用以塞鼻具有活血平肝、通络止痛的效果。本法对三叉神经痛效果显著,用于风寒、血瘀、肝火引起的慢性头痛也有效。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益气活血育阴养心汤治疗老年心脏病举案 下一篇:湿热病辨治 中焦湿热证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